策略式心理咨询(第一讲)学习心得

第一讲的主要内容:

网络咨询,虽然看似面对面,但是远隔千里,而且不一定是什么状态,可能受到两方面的影响:一是咨询师的影响力削弱了;二是来访者的主观能动性增强了,选择性的吸收和学习。

进入案例:

青少年强迫症,出门前反复将身上的衣服穿了脱,脱了穿,意识做完全家人才可以平安健康,如果不怎么做就会担心家里人出现不好的事情。

一般的方法:试图让对方换一种方式,以咨询师的影响力去让来访者发生改变。

策略式干预方法:咨询师对来访者说这是一种超能力,只要这么穿脱衣服就能有好运,能不能下周为我祈福,多增加一次穿脱衣服的次数,第二周让来访者为咨询师的太太再增加一次仪式性的行为;第三周让来访者再为自己家的狗再增加一次。由此让来访者自己说出怀疑。

本案例中干预方法的特点:

第一,没有让来访者放弃他的状态,而是用了来访者熟悉的症状;

第二,咨询师没有讲道理,而是用了来访者的解释,完全站在来访者的一边,没有形成对抗和冲突;

第三,青少年会有逆反心理,强迫症也有类似的心理,如果身边的人都站在正确的一边时,他就会站在对立面。

用了来访者的症状和解释,让来访者发生180度的逆转,让来访者对症状新的感受和思考,只要改变的契机或转折点出现,咨询就自然不需要再进行下去。

互联网新干预方法的特点:

利用来访者已有的经验和症状;

利用来访者赋予症状的意义,理解他的想法;

利用咨询师和来访者之间关系的挑战和反抗,完成新一轮的思考。

例子:渐进式放松法;不要离开所坐的椅子

策略式干预的原理:

对症状的椅子吐口水,并让来访者继续坐在椅子上。策略式咨询师要去权威化,对来访者提建议而不是指导,不用权威说话。

例子:嫉妒,网络课程。

课程后的收获:

第一,对于我来说,这是全新的一种咨询技术和方法,第一堂课让我对策略式干预技术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

第二,第一次接触,感觉到还是会有挑战性和不确定感,毕竟从未想过会以完全中立的态度去给来访者提建议,对咨询关系是一种挑战;

第三,经过今天的梳理,我意识到在未来的学习中,要听两遍课,第一遍可是就是听,大概的听,第二遍要边听边做好笔记,只有这样才能更全面和深入的掌握老师所讲的重点,在自己的头脑中进行消化吸收和思考,还有要认真研究每堂课的作业,并与大家一起讨论。

你可能感兴趣的:(策略式心理咨询(第一讲)学习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