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发展心理学》学习心得

春节假期看了《自我发展心理学》的第一章,讲到如何改变,其中提供了几个促成改变的小方法。就拿来分析一下无法静心复习司考这件事,试图找出破局方法。

司考在我从去年起就吵嚷着要复习,过去一年多了,几乎没有起色。买了全套教材一本没看;18年直接弃考;从3个月之前开始复习19年的考试,至今只看了刑法的1/3;写了三四篇反思,在之前的文章中多次制定复习计划,完全没用。目前仍是个困局,说明按之前的方法,通过考试没有任何希望。于是依照《自我发展心理学》中的工具,看看能否开辟出准备考试的新思路。

改变到底难在哪?

有个著名的比喻叫“象与骑象人”,骑象人代表理智,大象代表情感。骑象人想要改变,但大象往往懒惰、拖延,大象力量很大,骑象人很难控制它。因此,在对抗中,大象往往占居上风,从而使改变难以发生。而改变想要成功,就必须起源于理智,落脚于情感,即,通过实际经验让大象切身感受到改变的好处。

带来改变的四个工具

心理免疫X光片

列出以下内容:希望自己做什么样的行为?做了哪些相反的行为?这些相反的行为带来了哪些潜在的好处?这些潜在的好处隐含着什么样的假设。

实际应用:希望的行为:复习司法考试。相反的行为:玩游戏、看剧、看专栏。潜在的好处:让自己感觉休息、放松。拓展了知识面,获得谈资。假设:休息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游戏和看剧是最好的休息方式。如果我不获得谈资,我就不会在人群中受到欢迎。

小步子原理

在改变的道路上前进一小步,获得一点成功,然后将这些成功作为下一次改变的基础。

实际应用:开始学一点司法考试。目前能做到这一点,难在不能坚持。

“环境场”原理

环境场的概念类似于“氛围”。环境场是关于空间功能的划分,是每个人关于空间的记忆。就好比如果你有一个桌子只用来工作,当你来到桌前坐下之后,就更容易进入工作状态。这个桌子就是工作“场”。同理,想要复习司考,就要养育学习环境场。

实际应用:目前工作长期出差。找一个固定的空间作为复习场所不现实。但可以用物品替代,可以准备一个物件,比如便携摆件,平时放到拉箱里,复习时拿出来放到桌上。这样,每当看到这个摆件,就知道自己该复习了。放的时间越长,这个摆件“场”的力量越强。

情感触发原理

触发自己的期待、爱等积极情感,关注自身,让大象感受到善意。

实际应用:把复习司法看成一件能让自己未来更光明的途径,期待每一天的进步。也反过来思考未通过司考之后的严重后果:可能导致自己3年之后还要做回上一份工作,相当于原地打转,这个结果我很难接受。

上面就是我近期的学习心得,对自身案例的分析并未有太多亮点,还需要进一步思考执行。但方法是共通的,希望也对你有所帮助。

你可能感兴趣的:(《自我发展心理学》学习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