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备跳槽到跨行业企业,面试时怎么做才能提高成功概率?

文/马梓开


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曾经屡次跨行业跳槽。


从建材产品到酒店家具产品,从工业电缆到智能车库产品,从五金锁具到艺术涂料产品,我的跳槽令人眼花缭乱。


而虽然是跨行业跳槽,在每家企业的工作,我总有出色的表现。


对于不同的人来说,跨行业跳槽的原因各有不同。有的是因为熟人给了机会,有的是因为生活所迫,有的是因为想挑战自我。显而易见,跨行业跳槽不是那么容易成功的,可是为什么我每次跨行业跳槽,却总能成功呢?


我想,这只是我提前预判了用人单位所看重的是什么;而产生这个预判,是因为对公司存在的问题做了初步分析,而且我的分析每每八九不离十。


01 跨行业跳槽,用人单位最关心的是什么?


当我们跨行业跳槽时,即便自己再怎么自信,面试官也有权对我们做出否定,毕竟,隔行如隔山,你在原来的行业中的资源,新行业用不上;你在原行业中的经验,新行业未必能用得上;你在原行业中的操作思维,新行业中未必能够适应。


所以,当我们跨行业跳槽时,用人单位必然会认真对待的,甚至会非常苛刻。


面试官这时候所关心的,就是你对不同的行业产品压根不熟悉,怎么做好相应工作?你缺乏行业经验,如何快速弥补?


所以,在面试之前,我们就应该做工作,对所面试的单位进行详细了解。在这个网络时代,了解一家企业的方方面面还是比较容易的。


而我当年在跨行业跳槽时,还不具备如今网络如此发达的状态。那时候当然就要通过各类发问,对用人单位做出了解。


02 你唯有明确用人单位最在乎的和最担心的,才能hold住机会


我们或者在事先调查要面试的企业,或者在事中了解要面试的企业。但是这一步是怎么都省不了的。


我们所要面试的岗位要求是怎么样的,公司发展状况是怎么样的,公司在所在行业中处于一个什么样的位置,公司面临何种发展问题?这些都是我们应该调查的重点因素。


而在面试过程中,比如面试营销总监的我,始终很在意所面试的企业,在我之前的营销总监是怎么样的,工作中的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做得不好。而针对这些做得不好的地方,说出我的真知灼见。


我认为没有人能挡住真知灼见的力量。


面试官遇到一个拥有真知灼见的人的时候,通常会感到比较满意的。


更何况你的真知灼见,针对的正好是企业所存在的问题。


话说之前的营销总监没做好的地方,通常总会显示出工作的难点,重点以及空白点。这些正是用人单位最为在乎的地方。作为一个新面试者,尤其是作为一个跨行面试者,对这方面问题怎么看待,其实用人单位是很想知道的。


你能把握好用人单位最在乎的地方,而又能避免用人单位对你产生担忧,那当然就容易让对方动心了。


所以,我们面试的第一步,就是搞清楚用人单位要找的人才画像是什么样的,他们心目中想要的人是什么样的。搞清楚了这个,也就搞清楚了用人单位所在乎和担心的事项。


而后我们就可以对自我做出分析和评判了。


03 深入了解所要面试的公司,通常总能得到面试官的好感


我们既要弄清楚用人单位招聘人员的重点所在,他们最在乎的地方是什么,更要对用人单位做白描式的了解,虽然作为外行不可能了解得非常透彻,但是了解个轮廓还是可以的。


我们对该公司的领导,对该公司的业务,对该公司的品牌情况了解越多,那么在面试官看来我们对该公司的重视度就越是足够。


通过深入了解,我们总能获得对该公司情况的进一步了解,也会大体知道该公司在发展过程中,有哪些问题点和矛盾点,有哪些新的探索和新的尝试,有哪些新的动向和新的企图。


只要认真了解过公司情况,就总能获得面试官的好感。


如果你在对某方面的了解中能说出个一二三来,那么因为你对公司的初步熟悉,对公司所在行业的初步了解,对公司业务和你所要面试的岗位的初步认知,就容易和面试官做比较有深度的沟通了。


如果你和面试官的沟通无法深入,这种跨行业的面试,当然成功率就会比较低了。


而你为所要面试的公司深入考虑过,为自己所要面试的岗位深入考虑过,那么面试官就会认为你非常重视而且在乎这份工作。


你的认真态度,你的熟知程度,你对公司的了解程度,以及你的观点,总会影响到面试官的态度和想法。


04 因为了解,所以匹配;因为知道需求,所以展现适合


跨行业面试,而且面试的是重要岗位,这时候,你是不是具备足够的岗位匹配度,不只是面试官重视,面试官之上的老板当然更重视(当然,面试高级职位时,有些公司就是老板直接面试的)。


如果说在常规面试中,这点显得比较重要的话,那么在跨行业跳槽的面试中,就显得尤为重要。


所以,为什么你是合适的,你能帮企业解决什么问题,又能为企业带来什么?这些都是至关重要的问题。


你的短板是如此清晰,这就需要你调动自己的特长,调动自己的长处,调动自己的优势,调动自己符合该公司对所要招聘的人的要求的基本特征,来做一个超强的发挥,以掩盖起来你那小小的短板——对行业不够熟悉,缺乏行业资源,缺少对行业真实状况的有利判断。


你的专业度是第一要强调的。通过对过往的优秀表现的强调,突出你的专业性。


你对该公司就新岗位人员的要求也是要明确的。唯有你明确了对方的具体要求,你才会知道自己表达什么是真正有用的。


而公司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就算面试官不愿意全部透露,你至少要挖掘出来一部分。要不然你怎么知道你所说的就是人家想要听的呢?


如果说你表达的内容是一个解决方案的话,那么解决方案最突出的地方,不正是对于对方实际需求的精准响应能力吗?


每当进行跨行业沟通时,我总是聚精会神,精神高度集中。


我会捕捉到面试官不经意间说出来的话语中的重点和倾向,会捕捉到他的弦外之音和言外之意。


正因为精神高度集中,所以我会调动起全身能量,对应好对付的需求点,对应好对方的问题点,对应好对方的关切点。


我的专业、我的专注、我的积极应对,往往会给面试官留下深刻印象。


所以,即便面试官仍然认为我在行业经验方面有所不足,但是他通过和我的沟通,已经确信我是有能力为公司排忧解难、帮公司解决难题的人了。


所以,虽然我并不是行业中人,但是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嘛!营销思维和底层的营销逻辑是相通的嘛。


05 如果你也需要跨行业跳槽,需要把握好自我的规划


跨行业的跳槽需要勇气,还需要舍弃。


你需要有更大的战胜未知数的勇气,还需要具备舍弃掉原有行业资源的魄力。


只要你轻轻转身,那曾经和你还眉来眼去的人,就已经形同陌路。


在同行的离职中如此,在跨行业的离职中更是如此。


你自认为轻轻地离开了,可是你在原有行业的沉淀,人脉,资源以及对行业发展趋势的深度了解,可能就基本作废了。


所以,这是一个需要魄力才能做出的转身。


如果你还没有想好,那么还是要慎重;如果你已经对自我规划停当,那么自然可以开始行动。


而你的规划,你的新的前进方向,你对未来的安排或计划,同样是用人单位在面试中会看重的一个内容。


有时候,面试官会装作若无其事地随口问你,你对进入新行业之后的打算是怎样的?


如果你压根没有做好这种跨行业跳槽准备,或者只是单纯因为迫于生计才跳槽的,那么可能在转瞬之间,你的回答就会给你带来被动。


尽管面临各种困难和挑战,在每次跨行业跳槽中,我都毫不意外地获得了成功。


所以,如果你在这方面有什么想问的问题,尽管来问好了!(MZK)

你可能感兴趣的:(准备跳槽到跨行业企业,面试时怎么做才能提高成功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