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考试——结构化面试经验分享(超详细)

距离上一次笔试面试经验分享有一段时间了,好些考友向我咨询文章中提到的笔试和面试笔记。由于工程量巨大,犹豫了几天才决定开始整理,做成文字稿,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你.

我参加过几次结构化面试,以往总是处在一个中等水平,怎么都没办法突破到第一。现在看来归根究底就是懒,总以为报个培训班和考友们一起练习就万事大吉。殊不知,只有自己才是最可靠的。因此,我转变思路,以全新的备考方式准备结构化10天的全力以赴换来了意想不到的结果,我是以该岗位笔试和面试区第一的成绩,而且是在竞争对手有本校代课老师的情况下考入深圳某高中。

这篇经验分享可以帮助你少走许多弯路,也希望你可以早日上岸,脱离考海。本文分为两部分,一是什么是结构化面试;二是如何准备结构化面试。也希望大家可以多多点赞,让小姐姐有动力继续分享哦~

一、什么是结构化面试?

结构化面试是指面试的内容、形式、程序、评分标准及结果的合成与分析等构成要素,按统一制定的标准和要求进行的面试。

在结构化面试中,不仅面试题目对报考同一职位的所有应考者相同,而且面试的指导语、面试时间、面试问题的呈现顺序、面试的实施条件都应是相同的。这就使得所有的应考者在几乎完全相同的条件下接受面试,保证面试过程的公正、公平。

在结构化面试中,考官的人数必须在2人以上,通常有5-7名考官。针对每一个测评要素,结构化面试有规范的、可操作的评价标准。从而使每位考官对应考者的评价有统一的标准尺度。应考者的面试成绩最终是经过科学方法统计出来的,去掉众多考官评分中的最高分和最低分,然后算出平均分,再根据权重合成总分。

总而言之,结构化面试具有试题固定、程序严谨、评分统一等特点。

二、如何准备结构化面试?

考官需要在考场待一上午甚至一整天,听着考生们一遍遍地答同一套题。所以当考官也很辛苦,越是到后面越是无感。大部分人答题内容要点差不多,那怎么样才能脱颖而出,让考官们听着不腻还为你打出高分?

如何亮出我的美?又如何叫醒考官的耳朵?这就是我们备考结构化面试首先要思考的问题。那么我们一起来想象一下,如果我是考官,我喜欢什么样的答案?我会为什么样的考生打出高分?请把你的答案写下来,然后以这样的标准来要求自己。那么我来和大家说说结构化面试中我们要注意的几个要点~

1. 得体的仪容仪表

仪容仪表对于教师这个职业很重要,在面试中我们要显示出教师的气质和风度,稳重而自信。那么首先,我们需要提前准备好“战袍”。一套得体的套装会显得端正、精神焕发。(男士一般都是穿一套西装,女士也可以选择简单大方的着装)其次,最好画上淡妆,这样不仅显得有气色、凸显自我,还能表示出对考官和对考试的尊重。

2. 恰当的面试礼仪

面试是面对面的交流,面部表情是一个人情绪情感的“晴雨表”。因此在面试过程中我们应该保持得当的礼仪表情:要面带微笑,眼神传达出温柔、真诚的感觉。

此外,面试中应注意一些礼仪动作,主要包括:

(1)走进考场,步伐应匀速、稳健,然后选定合适位置站定,面带微笑向考官问好“尊敬的各位考官,大家上午好”,鞠躬;

(2)视情况而定,看是坐着还是站着答题,根据主考官指示走到指定位置就坐或者站立挺直,主考官念完题后,面带微笑致谢“谢谢您的提问”,然后说“请允许我思考片刻”;

(3)思考后答题,“考生思考完毕,现在开始回答第一题”,直到答完最后一题;

(4)面试结束后向考官致谢、鞠躬,然后走出考场。

3.全身散发着自信

在整个面试过程中,不管是从我们的表情、动作还是声音,我们时时刻刻都要传递出我们的自信。答题中,我们需要适当地和考官们进行眼神的交流,我们的眼神是坚定的,我们的动作是自然的不扭捏不做作的,我们的声音是有力的、洪亮的。因此,在平常练习中,我们可以对着镜子练习,练习走路、微笑、动作、表情、眼神,用心去纠正。不断暗示自己,老娘就是自信。即使不够自信,也得装得自信。

4.内容!内容!内容!

很多考友会问,结构化面试太难准备了,完全摸不着题,那能提前准备什么呢?这也是我之前的困惑,但是这次狠下心来发现可以准备的不少呢。因为毕竟是考老师,结构化面试一定是和教育教学相关,那么我们可以归纳教育教学考题主题,然后从几个方面去充实这些主题。我的做法如下:

(1)归纳教育教学主题。如激发兴趣、学生主体、设计活动、激励赏识、习惯养成、因材施教等.

(2)根据这些主题去准备名人名言和好词好句。比如习惯养成这个主题,我积累的名人名言是“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过,如果你养成好的习惯,一辈子都享不尽给你带来的利息”。

再比如因材施教这个主题我积累的名人名言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培养教育人犹如种花木,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育,这叫‘因材施教’。”以及“每个学生都是一本精妙的书,每翻一次都会有不同的收获”。

(3)补充教学中的实例。一味讲理论会显得空洞、无味,加上教学中的实例不仅更有说服力还会显得你是位有智慧的老师,给人感觉你在日常教学中也是这么做的。那么我们要根据选定的主题写好我们认为最合适的实例。

(4)将以上三个方面组成一篇篇300字左右小短文,有主题、有名人名言、有具体教学实例,然后经常熟读,熟到能背下来。这是为了在考场中能迅速从脑袋中提取相应的段落。附上两篇我准备的小短文:

习惯养成为主题的小短文

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如果你养成好的习惯,一辈子都享不尽它给你带来的利息。”由此可见,好的习惯,可以受用一生。因此在教学中,我很重视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

比如阅读课上,我经常发现学生有很多不良习惯,例如阅读时爱发出声音或者一遇到生词立马停下来查字典,这些习惯都非常不利于学生整体把握句子、文章的意义。因此我常督促他们阅读时要默读,并一口气阅读完,即使遇到难词难句也不停顿,以免打断思路,影响速度甚至扼杀兴趣。

但好的习惯需要坚持。人贵有志,学贵有恒。坚持是一种可贵的品质,做任何事情,都要持之以恒,才可能换来成功,学英语也一样。

学习英语是长期积累的过程。培养了良好的习惯还要鼓励学生要有恒心,两者相结合才是学好英语的法宝。

因材施教为主题的小短文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培养教育人犹如种花木,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育,这叫‘因材施教’”。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由于学生们的成长环境、兴趣爱好等各不相同,他们的需求、发展方向和接受能力都是有差异的。因此,我们要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并因材施教。

比如布置个性化作业,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进步和成长。在学到人教版必修二第四单元wildlife protection,我布置的作业是让孩子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总结归纳课文。有的根据思维导图复述文章,有的情景表演了三个场景,有的绘制了一个图文并茂的的海报。这样一来,孩子们不仅收获了知识,还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巩固升华了所学

因材施教会让我们发现每个学生都是一本精妙的书,每翻一次都会有不同的收获。

5.练习历年真题

整理该区往年真题,精心准备每一道题。我基本会按照以下步骤整理属于自己的真题答案:

(1)搜索与题目相关好词好句、名人名言,而且是我喜欢我认可的。你自己认可很重要,要不然没法说服自己。名人名言和好词好句的作用是锦上添花,切忌不要一个劲儿地堆砌,要不然显得哗众取宠,过犹不及。

(2)搜索与题目相关的教育论文、文献或者教育文章。我不是那么有文采,因此每道题我都会根据题目中的关键字在网上搜索相关的教育论文、文献或者教育文章,将里面好的句子、好的表达、好的段落进行摘抄整理成答案。这个过程中我也阅读了大量的文献、论文和文章,看似只是把精华提取出来,实际上是一直处于熏陶状态。因此我的建议是切忌当脑子里面没什么输入的时候自己一个人瞎琢磨,这样导致的结果就是比较狭隘、干巴巴。当然也可以去和考友讨论,不过我首推自己去借鉴网上优秀论文、文献和文章。

(3)补充教学中的实例。和上面第4步一样,例子很重要,但不需要每道题准备一个例子,准备到后面就会发现几个不同主题的例子我们可以重复使用很多次哈哈哈。

(4)总结答题思路。在准备真题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有些题可以归纳在一起。比如我们英语会考如何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听说读写四项技能我是一起准备,这种类似的题就可以准备好万能开头和结尾。我一般答三个要点,这四项技能我的三个要点都是一样的,分别是重情趣、重积累和重习惯(或者感悟)。通过自我归纳,可以大大减少记忆负担,而且能在考场上反应更加敏捷,迅速提取要点的关键字,然后自己边答题边补充边润色。

6.一定要开!口!一定要不断开!口!练!习!

这是最重要的环节!!!前面5个步骤都准备好后,无论是名人名言、好词好句还是我们准备好的小论文和真题,我们都要一道道地拿出来对着朋友或对着镜子练习。心里想的永远是心里想的,所以一定要模拟考场氛围,拿到题后思考后就开始答题,即使中途卡壳、结巴也要坚持到最后。不管怎么说你都是能说下来的,毕竟这些前期工作已经做足了。小短文和真题一定要反反复复练习,练到脱口而出,嘴巴比脑子还快一步那种地步。大家可以对着镜子练习,看看自己答题的眼神、表情和小动作,需要修正的地方一定要尽快改正。答题时,我们的声音要洪亮、眼神要坚定、面带一些微笑、语速适中、不急不躁。

这段时间一直在整理,也让我回想起备考的日子,时而信心十足、时而怀疑人生。现在回头看,非常感谢那段痛苦而充实的日子,也感谢没有放弃的自己。相信在备考中的你也一样,不是说备考的知识点很难,而是备考的过程很难,内心的煎熬远远超过知识点本身。整个备考过程是痛苦的,但是一定会让你蜕变。

你可能感兴趣的:(教师招聘考试——结构化面试经验分享(超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