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系统概论期末复习以及知识整理

1.数据库的三级模式与二级映射:

三级模式:模式、内模式、外模式

二级映射:外模式--模式 映射(保证了数据的逻辑独立性)

模式--内模式 映射(保证了数据的物理独立性)。

2.数据库的特点:①数据结构化、②数据共享性高、冗余度低且容易扩充 ③数据的独立性

④数据由DBMS统一管理和控制

3.视图:视图是一个虚表,视图的构建基于表或者视图

4.数据库的三要素:①数据结构、②完整性约束、③数据操作

5.关系代数:选择、投影、连接分别与SQL语言中的where、select、join对应   

6.数据库设计的基本步骤:①需求分析、②概念结构设计、③逻辑结构设计、④物理结构设计、⑤数据库实施、⑥数据库的运行和维护

在设计过程中应该注意的:0

需求分析:数据流图(DFD)、数据字典(DD)

概念结构设计(E-R图)

物理结构设计: 数据库文件

逻辑结构设计:(关系模型)

日志文件的作用:数据的恢复

7.事务ACID的特性:①原子性、②一致性、③隔离性、④持续性

8.在SQL中的对象有:table(表)、database(数据库)、view(视图)、index(索引)、user(用户)、trigger(触发器)、procedure(存储)

9.完整性约束包括:

①实体完整性(检查主码是否唯一、检查主码的各个属性是否为空)

②用户自定义完整性(根据用户的需要,建立不同的约束,例如列值非空、列值唯一)、③参照完整性(通过在表和表之间建立外键约束来保证完整性原则)。

10.规范化范式:

1NF(1范式):每个属性都不可再拆分

2NF(2范式):在1NF的基础上,要求消除非主属性对码的部分依赖

3NF(3范式):在2NF的基础上,消除非主属性对码的传递依赖

BCNF(BC范式):在3NF的基础上,消除了主属性(所有属性)对码的部分依赖以及传递依赖。

11.不规范的数据模型存在:插入异常、修改

异常、删除异常、数据冗余

12.完整数据的授权功能控制的SQL 的命令是:grant(授予)、revoke(收回)

13.存储过程的含义:存储过程是由过程化SQL语句书写的过程,这个过程经编译和优化后存储在数据库服务器中,这个过程就叫做存储过程。

14.触发器是一种特殊的存储过程,它可以对一个表上进行insert(插入)、update(修改)、delete(删除)操作中的任一种或几种操作时被自动调用执行。

15.主属性与非主属性:

①主属性: 在一个关系中,如一个属性是构成某一个候选关键字的属性集中的一个属性,称为主属性

②非主属性:不包含在在任何一个候选码中的属性称为非主属性。非主属性是相对于主属性来定义的,是指关系中不包含任何一个候选码中的属性。

16.数据库并发操作的问题:丢失更新、不可重复读、读“脏数据”

17.将E-R图转换为关系模式的规则

一个1:1:两种方法:①可以创建新的关系描述这种联系,这时将两个实体的主码作为新的关系的候选码 ②也可以直接将一方关系的主码作为另一方关系的外键。

一个1:N:将“1”方的关系主码放入到“N”方的关系的属性中作为其外键,同时将联系的属性加入到“N”方的关系中。

一个M:N :要建立新的关系以描述多对多的联系

三个 或三给以上实体间的一个多元联系可以转换为一个关系模式

具有相同码的关系模式可以合并

18.数据库系统的组成: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其应用开发工具 )、应用程序和数据库管理员等组成。

19.等值连接与自然连接

①等值连接:不要求相等属性值的属性名相同,例如A表的S和B表的D进行连接

②自然连接:要求相同属性值的属性名相同,例如A表的S和B表的S进行连接

你可能感兴趣的:(数据库,数据库理论,考试,知识点,sq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