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花哪儿去了

又到一年底,双十二一过,车险、重疾险付完,就开始盘算年终奖该怎么花了。算完发现,没什么结余。如果是往年,我可能皱眉几天就忘记了,继续该怎么过就怎么过。但这个月,朋友大华和同事小丽都跟我聊过她们的财务状况,深扎我心。

朋友大华,自由职业者,老公是单位中层,夫妻每月收入保守估计四万,需要赡养老人,每月房贷一万五,经常跟我说花钱如流水。本来我觉得她们家和我家类似,吃光喝光身体健康,所以当她告诉我,她准备明年一家三口环球旅行一年,我格外震惊。环球旅行不是简单的说走就走的旅行,夫妻双方都不工作,孩子也暂缓一年上小学,一年的花销就得动用储蓄,她说她没有什么储蓄,卖掉一套小房子就行了。

据我所知,十年前,她刚大学毕业的时候,跟男友攒了几万买房,房子大涨的时候她把房子卖掉了,租房住。房子跌的时候,她用卖房款,购置了两套小户型,只付最低首付。等两套房贷款还的差不多了,又赶上一波房价低潮,卖掉一套换了大房子。除了买房这件事,大华在职场、生活也是个极具战略性眼光的人,吃过很多亏,却非常执着,你无法想象她为了达成自己的付款条件,硬是骑着电瓶车跟着房主磨了好几个月的情景。

再来说说同事小丽,她的收入不高,和老公各管各的钱。她没有房贷、车贷,平时我花钱的时候她也在花。虽然我也没有债务,可支配收入比她高了不少,可她今年储蓄了六万,而我上半年存的下半年都花了。小丽说她想两年后开个药店,这几年一直在存钱。

既没有什么投资眼光又存不下钱的我,究竟是如何花钱的呢?

假如以支出20万为例,整个支出结构如下:

吃:主要是在外就餐,偶尔买菜的部分。占总支出的7.6%,约1.52万。

穿:家庭新添置的衣服、鞋子等。占总支出的10%,约2万。

健康:全家一年的就医及重疾险的开支。占总支出的19%,约3.8万。

交通:汽油费、租车费及车险等费用。占总支出的7.6%,约1.52万。

人情事往:各种过节费、探望老人、亲戚朋友往来的费用,也含有部分给老人买菜的支出。占总支出的23.8%,约4.76万。

学习:网络课程、书籍及部分孩子兴趣班的费用。占总支出的10%,约2万。

生活用品、通讯及其它:生活用品、通讯、娱乐及其它费用。占总支出的22%,约4.4万。

若以整个家庭的支出为计算单位,还要加上物业、水电、孩子的教育费用、交通、生活费等老公的支出。

虽然自己从事的是财务工作,却没有认真分析过自己的财务状况,更别说规划。部分原因是前几年结婚买房、买车,随着孩子的出生,几乎没多少积蓄。还有一部分原因是没有切合实际的财务目标及落地方案,“财务自由”的大口号一直在说,落实到具体的记账、储蓄、投资等小目标上就一地鸡毛了。事实上,就仅仅记账这件小事,我也是在2018年才第一次记完一整年。

从踏入社会后,根据财务的支出情况,可将人生分为单身期、家庭形成期、家庭成长期、稳定期和退休期,而我现在已经走过前两个阶段,也没有迈入后两个阶段,正处于家庭成长期。一个家庭的财务状况会如何成长呢?会捉襟见肘,过得紧紧巴巴。还是有钱就多花点,没有就少花点,亦或是通过合理地规划不断地实现自己的财务小目标。

成家6年,前3年过着省吃俭用的日子,努力还贷。最近3年,过得就很滋润了,没有投资置业,做着财务自由的美梦,赚的就吃喝玩乐花掉了。当看到朋友一步步实现环球旅行的小目标,当听着同事怀揣开店梦想努力存钱的时候,再也无法忽视内心的悸动。说走就走的旅行、说开办就能办的事业,背后可能是人家五年以上的规划和准备。

在我们想像她们一样活在当下并对未来心中有数时,除了要知道自己哪里做得不够好,还要明确自己要去往哪里,耐心积累资源,让“想要”不再成为心中一根永远也拔不出的刺。

你可能感兴趣的:(钱花哪儿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