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知识点1:公域私域和全域流量

最近几年,公域,私域,全域在流量池中越来越多被提及。

简单的说,流量就是用户,BC中C的一方,从商户供给方的视觉来看,所谓公私全域流量,对应就是用户在哪里?

公域用户,包括线上线下,线上平台如天猫,京东等,线下如各大商场、沿街商铺等,每天都会有用户访问进入,他们可能会光顾你的门店,但这些不属于你的用户,都是公域用户。是要你花钱去买的,要付出佣金,租金,广告费等等,要触达用户,成本高且你不可控。

私域用户,就是在你建的场子里的,CRM,微信群,公众号等,是你直接拥有的、可重复,低成本甚至免费触达的用户。

选择公域或私域,企业永远考虑是投入产出比。

在公域红利期时,多数企业会直接选择在公域内获客,因为成本低,要去自建私域的成本过高,资本驱使下的自然选择。

而市场经济之下,竞争激烈成本就会上升,拉客成本过高,过了红利期,就要考虑自建私域流量池。

让顾客在自己手里,提前布局的企业就会尝到私域流量的红利,目前仍处于私域流量的红利期内。

不过随着越来越多企业的加入,多数企业都开始做私域了,私域流量的成本就会上升。私域成本和公域流量成本就会越来越接近。

最终,私域流量成本和公域流量成本,就会变成此消彼长的一个麻花线,在一个总体均衡的区间里上下波动。

这时,整个公域、私域流量就进入了全域红利期,相互打通,谁互通的效率高,谁就能更快吃到红利。

你可能感兴趣的:(商业知识点1:公域私域和全域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