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心绪:界限不明

记得之前看过某个博主的公众号文章里有提到:有些人在工作中对于不同性别会有的人会有不同口气和表情;

而在工作场合,最忌讳态度的不一致性

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是自己曾经在工作中不断加入生活(私下)化情绪,尤其是在面对男性同事时,会不自觉性别化:比如我是女性,所以重活累活就该男性来做;男性就应该大方不计较,偏让女性等此类想法

更重要的是,自己会把工作这部分生活化,用私下生活的态度去处理工作问题,把两者混合,该有工作态度却用私人化的情绪去看待,想法上就有极大落差,情绪上也随之爆发不满和怨怼

工作,私人情绪混合,是没法在不同场合来用相应态度来处理问题的,导致这个的根本是:自我界限划分不明

啰嗦到这儿,很多时候情绪化的问题所在:不分场合,用同一种混合态度去应付不同情况;更明了说,我压根没有界限意识

不分场合,意识不到是什么场合,企图用一种方式来通盘应对所有情境,并自以为这一种方式对所有人都奏效,且会一直奏效

我一直想着获,最好不劳而获,而贫于付出,这种习惯越来越深,已经是一种下意识思考

那么其实我没有界限意识,是一直在舒适区呆久的产物,直到它让我的人际,处事都适应不了当下,我才开始意识,去想想为什么

问题可以到:怎么走出无界限意识的舒适区?

1.划分界限处事这件事本身,可以确实帮助到解决当下问题,做事处事都能有明确范围和目的

2.具体化,具体到正在接触的这个人,这件事,当下的环境,用小事件小人物来分析,比如:我和这个人是什么关系,工作关系那就用工作态度,交情不深那就别脑热谈得太深;这是个男性,那相处要掌握一个度,什么话题不参与,什么语气不要用

3.反思,每天一小问,就身边人来进行,回顾自己所说所做,记录下来,对比行动和预期来调整

之前思考的一些挺散乱,我还是没有去构建一个大框架,这个可以说原则框架下的第一条:界限

你可能感兴趣的:(关于心绪:界限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