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8-21

古井

古代人的生活离不年开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井,因此,与井有关的成语有数十条之多,比如背井离乡,井蛙之见,渴而掘井、市井之徒、坐井观天、井井有条、井不犯河水、一年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等等。说明井与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

苏州清代时人口不足20万,有水井2万多口,平均十人一口井。2005年苏州文物部门统计,不包括园林、风景区内的古井,市区仅剩下639口,而能正常使用的更少。

现存古井中有官井、私井、义井之分,官井是当年官方挖的民心工程,私井,即市民自建的。而义井,则是爱心人士行善积德,造福社会开挖的。

民国时期,苏州保大钱庄的老板,住在古城西北角的三茅观巷,因老来得子,而且是双胞胎,,高兴之余,发愿行善积德,一口气在苏城捐建十八口义井,井台上都刻着“沈惺叔建,民国二十三年"的字样。其中现存的六口,分别位于仓街、禾家弄、洪元弄、专诸巷、十间头和小日晖桥。前天我独自去平江路闲逛,走到仓街时,目睹了这口沈氏义井!

市民院内如果有一口井,生活方便多了,洗衣服做饭,淘米洗菜饮用,用途广泛,夏天还当冰箱用于冷藏,如将猪肉、西瓜之类吊挂在井为内。记得我岳父家住在老淮安长城内大羔皮巷,与周恩来故居仅一路之隔,门口有一口井,夏天用井水冲凉,太舒服了!

今天,自来水普及城乡,人们摆脱了对井的依赖,但有人些有钱人,住进带花园的别墅,还喜欢在院子里打一口水井,也许是出于故井难离的情结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9-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