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1月学习小结

河南焦作修武  宋艳云

近段时间,我认真学习了《学校心理学--体验式团体教育模式理论与实践》前几章。通过学习,我了解到学校心理学的基本定义、发展历史和现状、研究方法,以及相关学科的区别和联系等;教育教学最优化理论、国内外教育教学最优化的进程,以及教育教学最优化探索新背景下引发的体验式团体教育模式。

虽然我国一直提倡素质教育,提倡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但应试教育还是现代中国所有教育模式中最优的必然选择。所以,应试教育给学生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自杀、上网、报复社会等。这急需我们去化解学生的心理压力,缓解学生的不良情绪,对学生进行专业的心理辅导,完善和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人格,使学生快乐成长。

经过近20多年的发展,我国的学校心理学虽取得了一些进展,但存在的问题却不容忽视。在我们这个地区,学校数量比较多,但心理学专业人员非常少,有些教师虽取得了相应的心理学等级证书,过后却没有及时进行实践操作,理论知识不用也慢慢地忘掉了。这样,当学生出现焦虑、恐惧、无助等问题时,不能及时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日积月累,学生的问题就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大。所以,需要学校心理辅导教师具备专业化的知识素质和水平,需要学校为学生提供心理学辅导课程,要提前干预,做到防患于未然。

教育最优化是对整体进行优化,其核心部分是教学优化,就是课堂优化。在体验式团体教育模式中,教育教学最优化的重点按顺序依次是人、场、技术。教育最优化要全面、系统,其中最主要的是人,第一要优化的是教育管理者,然后是教师和学生。

三维目标指的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一堂课的成功或失败,很大程度取决于教学目标是否合理,它也直接关系着整个课程目标的实现。一、拓展原有的知识视域,更新知识观念,尊重知识。二、正确理解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在体验、活动、探究中进行学习,学会学习,学会反思,学会创造。三、科学理解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让学生乐观的生活,求实的学习,做到真善美,做一个善良、乐观、求真务实、宽容的一代新人。

通过听《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研发与技术演示》这门课,我感受到了体验式团体教育的博大魅力。学生在积极参与中快乐体验,在快乐体验中更好地成长。真正做到学习心理学,成就快乐自己!

一、体验式团体教育首先要让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参与,主动体验。整节课学生充满愉悦感,敢于放飞自己的情绪,心情进行有效的调节。欣赏别人的同时,懂得欣赏自己;促进学生间的人际交往,提升自我。

教师要具有强大的心理资本:真诚、亲和等,要具有掌控整个课堂动力的能力,带领学生进行团体体验。包括课前预热、师生交流、课堂氛围、学生的参与度等。

体验式团体教育的过程包括:引领、体验和分享。

1.引领由教师讲解导入,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和好奇心,让学生不由自主地融入到课堂,去认知,去释放自己。

2.体验要通过多种方式,比如“捏耳朵”、“口香糖”游戏、“热板凳”游戏等,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到整个课堂中,积极参与,快乐体验。学会欣赏他人,欣赏自己,对别人真诚,对自己真诚。

    3.分享要让学生敢于表达内心感受和看法,促进同学之间的友好相处,敢于和他人打交道,提升自己能力。

四、教师要转变上课观念,转变自己的心态,接纳课堂学生的吵闹,这是学生互相交流的一种形式。但提前要制定出规定设置,让学生知道课堂行为有约束。

在以后的教学中,让每位教师具有自信、乐观、希望、韧性、价值、管理等健康的心理资本,让教师们真正成长起来,排除外界干扰,心理变得健康强大,内心阳光向上,幸福快乐。做到知行合一,把学到的理论用于教学中,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快乐成长!

在遇到最美自己的这条路上,虽然会坎坷,会崎岖不平,但我会朝着阳光快乐前行。

你可能感兴趣的:(9-11月学习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