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边界总结篇:天不会塌,各找各妈

今天是沟通边界的第11篇-总结篇。沟通边界确实是简单却又难以处理的问题,我们从三本书中《被讨厌的勇气》、《过犹不及》和《强势》中摘取学习了相关内容。

首先是《被讨厌的勇气》的“课题分离”概念,然后是《过犹不及》中的四类界限问题(只讲解了上半部分的两类),最后是介绍了《强势》一书的七种沟通插件。

四类沟通问题


强势沟通法

总的来说,处理边界问题的原则就是阿德勒的“课题分离”原则:你的事归你,我的事归我,我们可以向自然界的树冠羞避现象学习。人生三件事:自已的事,他人的事,老天的事,这三件事不要搞混了。

人生三件事

对于果敢/强势(Assertiveness),以下内容是到目前我写的相关内容的一个串解,比较简略,仅从参考。

对于果敢的定义,比较好的来自于《果敢力:做出有意识选择的能力》这本书:果敢力是一个人做出的有意识的、有利于达成自己目标的选择的能力,它是一个人无论处于怎样的困难情境中,依然能够想办法全力推动事情进展的能力。

果敢是一种行动力,也是一种心态上的认知:

1)我是我的最终评价者,要坚信:我有权坚持自己的行为、想法和情感,并对产生的一切后果负责。我的课题我负责,也不要让别人干涉我的课题。

你有权做自己的最终评判者(You have the right to be the ultimate judge of yourself),它也是一种天生权利——每个人都可以充分掌控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行为,同时不要把自己的权利交给别人。

要抛弃一种幼稚观念:你不能对自己和自己的行为做出独立自主的评判,而应当由一些外部准则以及比你聪明、伟大的权威来评判。

我们每个人都在追求归属感和自我价值感,但最重要的建立我们自我评价体系,而不是信赖外力。

2)解除非理性信念,建立乐观的归因解释体系;

边界问题同样来自于认知层面的不正确,在这方面,我推荐使用积极心理学的两个工具:“ABCDE模型”和“解释风格”,尤其是ABCDE模型中的D(Dispute,反驳质疑)来对自己的认知进行校验整理。

具体可以参考《戴上三副“眼镜”,活出最乐观的自己》、《掌握ABCDE模型,五步帮你活出乐观幸福的人生》两篇文章。

ABCDE模型

也可以再复习本文集中的“沟通信念”部分(共6篇文章)。

3)学会接受失败,才能果敢;

失败是人类生活的一部分,每个人都会在一些事情上遭遇失败,即使非常成功的人也会在很多事情上失败。不能果敢在很多情况下,是不敢尝试,不能接受失败造成的。

但是,当你做事情失败时,你这个人并不是失败的。你是一个具有内在价值观的人,你并没有失败。失败的是你的尝试——你的行动计划、策略或技巧。你这个人和你这个角色不是一回事。“真正的你”是由自我评价来定义的,是你的自我价值。

4)相信别人也是他的最终评价者,他有权坚持自己的行为、想法和情感,并对产生的一切后果负责。不要干涉其他人的课题。

对于他人的事(即使是自己的伴侣、孩子),老天的事,恰像《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里所说,全是“关注圈”而不是“影响圈”的事情,不要理会和干涉,给一个让他人变得果敢的机会。

(全文完)

你可能感兴趣的:(沟通边界总结篇:天不会塌,各找各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