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坚持英语学习,为什么还是学不好?

看到有人深表无奈地问:背了不少单词很多也做了很多题,作业按时完成上课认真听讲,每天英语学习日常勤奋打卡,为什么还是学不好?

Emm简直是说到了我内心的痛处。讲实话对于英语学习我在很长一段时间都心存疑惑,从小到大题也没少刷、课文也没少背、大火的单词软件什么的基本用了个遍……然鹅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作用。

有很多同学会发出疑问:这难道就是母语和第二语言的区别么?第一语言我们可能从小几年就可以达到流利,第二语言则是从义务教育阶段开始一直到大学仍然达不到真正意义上的流利。

Ok,现在来给大家看看母语和第二语言习得(language acquisition)的区别在哪里,以下是几个例子↓

l 年龄:年幼——年长

l 认知能力:不成熟——成熟

l 语言经历:无——有

l 语言接触:大量接触——有限接触

l 学习:听说为主——听说读写

l 用途:交流——作为一门课程来学习

l 环境:自然学习——意图性学习

l ……

第二语言是在一个人年纪稍长阶段学习的语言,与第一语言学习有非常大的区别。于此而诞生了传统意义上的三大关于语言习得的角度。

l The behaviourist perspective

即语言学上的行为主义(behaviourism ),著名研究是B. F. Skinner通过研究有机体在特定环境下的自主反应,提出了“操作条件反射(operant conditioning)”这一理论。由斯金纳箱的实验得出了语言学习中“奖励”与“惩罚”的策略。

这个箱子的实验是这样的

Box 1: 把一只小白鼠放入一个带着按钮的箱子中,每次按下按钮,就会有食物掉下。

实验结果:小白鼠自发学会了按按钮。

Box 2: 把一只小白鼠放入一个带着按钮的箱子中。每次小白鼠不按按钮,则箱子通电。

实验结果:小白鼠学会了按按钮。但是一旦箱子不再通电,小白鼠按按钮的行为会迅速消失。

这种语言学习观点强调模仿与练习的重要性,即熟能生巧;以及适当的奖罚机制

其实我们后天的练习大多都是基于这个理论,比如你从小跟着老师或者磁带一字一句读课本,老师给你批改作业不断纠正等等,这一系列过程都体现了这个理论。

或许你有疑问,我认真写作业认真听课为什么还是不行?

事实上,在我和那些英语大佬的交流中,我发现除去从小就游历过诸多国家、见多识广的同学,大多数同学有一段长期高强度英语练习的经历。现在他们英语水平666,不用什么刷题也能四六级650+的分数轻松飘过,我们羡慕地看着他们云淡风轻的背影,殊不知他们大多在小学初中时段就因为辅导或者纯兴趣接受了大量英语训练

我没有出过国的朋友中,大部分都参加过英语辅导,日常上学新概念,寒暑假新东方,几乎是雷打不动的安排。他们比我们有更长的时间全程浸泡在英语学习中。我们虽然有时自认努力,但一小时的英语课外加课外1-2小时效率一般的自习,比起他们的练习度就小巫见大巫了。

即使有时候练习度够大了,我们这些大多通过自学来学英语的学生很多时候缺少一点,也就是上面所讲的奖励与惩罚。很多时候报班的一个好处就是老师对于你的纠正或者赞赏都会相应影响你的学习,而这点在我们的自学中是没有的

那么我们可以采取什么样的方法?没错,首先是要学会给自己奖惩机制。这其实很好做,从一杯饮料到多看少看半小时电视剧等等日常小事,只要是可以让自己有动力的方式,都可以算作奖惩机制。

同时有些软件也是很适合用来进行英语流利说,这个app是我两年前经常使用的,其中最能体现的是里面的打分机制,像是不停让你重复听到的长句(嗯,真的又长有难),然后给你打分,不断激励你一点点练习达到高分,这就是“practice makes perfect”的体现。

另外比较好的方式,就是反复不断地重复一个句子,然后到一个段落,最后到一篇文章。讲实话,我们平日里背的课文都是很简短的,而且我们往往背了就忘,纯粹为了老师检查。我这里的建议是不必特意背,而是找一个真正意义有长难句的文章或新闻,然后反复读,直至自己真的可以理解句意,流利地说出为止。

这并不是个容易的事情,这些文章对中国人而言很拗口,我以前的英语老师给我的建议就是找个没人的角落大声朗诵,看着读一句,然后合上书重复一句,遇见重复地不好的句子就不停读和背,直到可以流利地重复为止。

我们老师当时推荐的是新东方这个“生而为赢”美文30篇,里面的磁带资源网上随处可见。里面的文章都是我们高中做语文摘抄时蛮熟悉的句子,足以见有多么经典。我觉得很好的几点是,首先这些文章很有名让人很有模仿背诵的欲望,其次是里面的词汇和句子都有一定难度,比较接近我们大学入学会碰见的文章长难度,也可以说为以后读更长的文章奠定基础。

这个方法很传统,也很考验耐心,有一定弊病,但我身边不乏这样不断练习、从而取得好成绩的例子。

l The innatist perspective

这个是Noam Chomsky对于人们习得第二外语永远无法达到第一外语的水平这一现象提出的,认为人天生身上有一种Universal Grammar,这种天生基因组会使得孩子本身具有对于语法及句子的敏感度。

由此衍生出来了the Critical Period Hypothesis,即关键期假设,强调要在年纪较早阶段进行语言学习。

嗯,也就是说身边有很多人为什么英语顶呱呱?因为很小的时候就学习了。这是我们都很容易察觉的,很多学生英语从小好到大……

但这相应的方法论对于我等大学生而言并不适用!明明是给家长看的吧!嗯,所以此处简单一提,忽略不计。

l The cognitive perspective (usage-based learning)

这个也是现在较为流行的一个观点了,也越来越成为英语教学潮流

这里反驳了第二种语言学习观点,而认为语法结构并不是直接来自人类基因组,而是孩子们对周围听到的语言的自动、含蓄的掌握的结果。

这里认为,当孩子听到了相关单词/语法规则/短语时,它就储存在大脑中。然后大脑会相应提取语言模式并创建它们的语言输出,也就是语言输入的重要性

然而这种方法有个弊端,就是语言输入进大脑机制中,能够被理解和正确产出使用的量却不足,即产出率相对较低。

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人疯狂“看美剧学英语”或者播着英语广播“磨耳朵”,却并没有达到好的英语学习效果。

关于语言输入,有一个概念为“可理解输入”

可理解输入,顾名思义,即输入进头脑的资料是可以理解的。用于英语学习,即所看所听的英语内容,输入头脑之后,这些相关单词/语法规则/短语是可以被理解的。

我们很多时候看美剧也好,听BBC, VOA也好,很多时候都会忽略自己真正听懂多少,更多时候就是听听看看就过,没有弄清楚的就不弄清楚了。可以明确地说,这对于英语学习的帮助几乎是没有的。包括在各种单词软件上背单词,如果你只是对看到的单词释义一笔带过,过目后不看例句,你并不会懂得单词怎么用,是在怎样的语境下使用,那么这个单词的存在对你而言基本是没有意义的。

适合一个人的可理解输入,是在不带字幕、文字的情况下可以听懂80%的内容。很多时候我们看的素材远超过我们的能力,那么这些输入就属于不可理解的输入。所以知道了么,我们日常中很多自认为学英语的方法有时候并!没!有!用!

然后关于app,我这里想提的这个是鲜榨口语app,虽然这个app的很多功能还不完善,但是总体来说它算是可理解输入正确体现。里面都是一分钟以内的短视频,而且强制先在没有字幕的前提下看一遍,这样很好地起到了练习听力,真正理解句子的作用。

然后,如果你自制力强、足够有耐心的话,我想说,看英文书和英文美剧电影绝对是很好的方法。注意哦,这里是不!要!用!中!文!字!幕!甚至在看剧的时候,英文字幕也尽可能不看。

如果实在太难,可以先看一遍中文版,但注意当你看无字幕版的时候,要做的不是无视英文疯狂回忆中文台词,而是尽量思考英文版的每句话对应的中文版的意思,尽量不去一个一个词对应,有一些不认识的也没关系。

我以前的室友用的就是这种方法,在整个高中时期啃下了哈利波特全部的电影和原版图书。全集的书有多厚相比不用我说了。她刚进大学后就能基本无障碍和外国人交流对话,而她以前一次国也没出过。

当然,如果你要开始决心啃书的话,我这里先要强调语法基础知识,一定一定要牢固,至少普通的从句不能出错,这甚至要比单词量还要来的重要,不然啃书过程会异常痛苦。

usage-based learning还讲究拥有一个交流性质的课堂,这也是现在越来越流行的方式,即全英文课堂,也是强调让学生可以理解语言。这和我们传统意义的英文课堂很不一样,平日里一节课45分钟,一个单元先看单词,然后讲解语法,最后对着课文划词话剧,然后做练习题,最后对答案以及课堂听写……我初中高中一直都是这种模式一套下来。事实上,你真正能在课堂上接触英语的频率是很低的,而老师大多时候给你下达的传递到你大脑中使你理解的,都是中文。

所以这里我给大家的建议就是,创造母语环境。这个其实听上去很难,实际也还好,那就是找几个同样想练英语的同学一起约学习,并且全程用英语。有时候你会担心表达的东西说不出来,没事,用手语,用同义词,用一切你觉得可以的方法,不要用中文。

事实上,语言一直是个交流工具,最重要的就是把你要传达的东西明确传达给另一个人。你就看怎么能让你理解对方,让对方理解你。实在走投无路再查词典。

最后,其实语言学习很多时候都是听说在前读写在后,然后中后期再全面发展这样一个过程,可第二外语学习往往本末倒置,让自己学起来相当艰难。所以我在以上的方法和分析中着重讲了口语上的模仿、重复以及造就一个可以沟通交流的听说环境,这也是我和很多大佬交流过程中发现的。他们很多时候不会盲目刷题,而是在听说上有极大的兴趣也下了很大的功夫。

可以说的就这么多辣,祝各位童鞋可以英语进步尽早向大佬们迈进~

你可能感兴趣的:(每天坚持英语学习,为什么还是学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