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可以从《动物森友会》中学到什么?

因为工作原因细致地解读分析了一把动森,现在把它分享给大家~

一、《动物之森》简介

《集合吧!动物之森》是任天堂团队打造的集模拟经营、自由探索、养成玩法于一身的独特休闲游戏,在游戏中,玩家生活在一个由拟人动物居住的岛屿里,是一个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建造房屋、DIY任何装饰,并与动物邻居其乐融融相处的世界。目前已经成为了上半年被提及频率最高的游戏,仅3月20日发售后的3天,它就以188万的销量打破了Switch游戏首周销售纪录。

从2001年动森初代至今,我们的经济一直在高速发展,《动森》在小众范围内传播。直到近几年,人们开始认同日语中的「社畜」,开始吐槽互联网公司的996,再加上如今疫情的冲击,才终于看到了《动森》刷爆朋友圈的有生之年,除此之外回归游戏本身,其中也有非常多破圈必不可缺的要点:

破圈要点1:独特的游戏世界观和高自由度的设定迅速占领用户心智

动森里没有严格的to do list,创造了一个重过程轻结果的田园牧歌世界,每个人都有最大限度的自由去创造去DIY去交流。其中在很多细节玩法层面都有丰富的惊喜感设计,让玩家在一步步体验游戏更多隐藏玩法过程中充满期待感。其次游戏里的日期和时间与现实完全同步,有同样的日夜和四季交替,这种真实感让用户感觉动森宛如是另一个平行宇宙。

关键词:万物皆可设计、慢生活游戏设定、发现惊喜

破圈要点2:玩法细节的惊喜设置和节奏控制无限拉长游戏的可玩时长

按道理来说,每个成熟的游戏背后都会有一整套复杂的玩法系统,每个模拟类游戏也会有完善的NPC引导流程,而动森突出的机制在于在节奏上的控制和反馈机制,很多细节的部分会让你觉得这个游戏真的太宝藏了,而卓越的游戏节奏控制能让用户欲罢不能,节奏控制体现在引导设计上。

动森里主线的任务引导就是赚钱,有各种赚钱的方式,同时也有日常引导,比如每天服装店刷新的衣服、商店的新玩具等等,最妙的是非任务性的引导,譬如你走着走着发现路边的花上有小虫子,你抓到了虫子又发现河里有大鱼,这种刷新设置会让你每时每刻都有事情干,根本停不下来。

最直接的例子是上文提到的跟随真实世界的时间流逝系统,不仅在一定程度上督促了玩家的行动(比如需要赶在商店关店前去交易啊,大头菜必须在一周内售卖出去不然会烂掉等),另一方面给玩家制造了“关于明天”的期待感,去引导玩家一步步地去体验游戏更多隐藏玩法,会期待明早起来有没有新村民来,明天岛上又会发生什么事之类的。

不仅在大背景框架上为玩家制造这种期待感,在很多细节玩法层面都有丰富的设计,比如因为每种鱼能卖出去的价钱不一样,而玩家每次钓到的鱼都会有随机性,那就自然会有欧皇和非洲手气的差别,最近关于鲈鱼PTSD就疯狂被玩家们玩梗,这有点像阴阳师早期也因为召唤式神的手气走红。

关键词:收集癖、随机性、可视化玩法

破圈要点3:深度的游戏社交属性吸引玩家依赖

动森里的社交属性区别于星露谷物语等其他模拟经营游戏的点在于其不仅有虚拟社交(与NPC之间的交流),还有真实社交(与真实好友之间的交流)。一是岛上的NPC设定都是有独特的人设和饱满的情感,二是用户可以和真实世界的好友联机,互相赠送道具和相约探险,也因为游戏里的联动而增强了现实世界的联系,其实很多玩家更加享受的是和好友之间讨论这个游戏各种套路的过程。

关键词:虚拟社交、好友社交

破圈要点4:紧贴时代的人性洞察和挖掘

现实生活不尽人意,人们总是希望能够回到美好的慢节奏的田园牧歌中。或许上一款刷爆朋友圈的游戏:《旅行青蛙》已经证明过这一点。

动森中允许自由创造的氛围和差异化的进程设定让用户很容易拥有满足感和成就感;其次,强社交属性延伸出来的结果是刺激了好友之间的攀比心理和好胜心,所以会在无意识中不断地肝下去。

关键词:逃离现实、成就感、强社交属性

二、互动创新上可借鉴点:

为用户构建严密逻辑和合理设定的世界观 

动森的官方定位是“情感交流”,它构建了一个无人岛希望人们来这里探索、创造、交流、互相陪伴。在互动层面,也许我们无法构建一个过于复杂和绵长的故事线,但是依然需要传达给用户完整的世界观。

玩法层面上加强节奏的控制和应用循环反馈机制

动森里的引导设计(主线的任务引导、日常引导、非任务性引导)和正向反馈机制让用户每时每刻都有事情做,根本停不下来。

人性的洞察点和玩法的结合需要深挖和学习

动森对于玩家来说不会一下子就刺激到多巴胺,但是它的乐趣是一点一点释放出来的,让用户对下一步永远有期待。有时人们面对的挑战或许都不是必要的,我们会对甚或没有实际帮助的游戏中耗费时间,沉迷其中,享受挑战与限制,渴望在完成的目标中获得快乐。对于我们互动来说,虽然无法构建如此复杂的体系,在自由度层面也无法模拟,但是在细节设计和人性挖掘上有太多值得深挖、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们可以从《动物森友会》中学到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