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混得再差,也别让儿女做这6种职业,风险大没前途

今天,一位中年父亲咨询我一件苦恼之事:他的宝贝儿子在春招时签了一个offer,人还没去公司报到呢,解约电话先打过来了。公司昨天给他打电话,由于公司业务板块重组,撤销了这次招聘的岗位需求,拟对签约人员进行解约,请来公司约谈赔偿问题。

这位中年父亲非常焦虑:这叫什么事儿?招聘季已经过去了,儿子还没上班就被辞退了。公司早干什么去了?现在突然解约,大规模校招都结束了,儿子的大学和专业都不错,也难以找到心仪的公司了,这不是白白耽误孩子的前程嘛!

这位应届生遭遇的事情还不算最惨的。前几天,还有一位中年家长咨询:女儿在去年底刚入职一家大厂,进入的是公司新成立的事业部,本来以为加入了一个新项目,发展空间大、前景好呢,谁料想市场风云变幻,今年五月份,大厂整体撤销这个新项目,整个事业线的几百人全部被裁员,包括去年底才入职的应届生。他的女儿刚上了几个月的社保,不但工作丢了,应届生的身份也没了,找工作更难了。

人到中年,正是为儿女就业发愁的年龄。有些父母有职位有人脉有资源,能够直接给儿女找到优质岗位;有些父母虽然没有能力直接安排儿女进好单位,但是拥有阅历有经验有格局,能为儿女求职提供指点;有些父母既没有资源也没有见识,不能帮助孩子,而不是指点孩子,任由孩子独闯天涯。还有一些父母,帮不了儿女吧,还“瞎”指挥,不懂装懂,道听途说,人云亦云,尽帮倒忙。

人到中年,无论自己混得好孬,也要知道一些求职的底层逻辑,但凡孩子能找到正式工作,就别让儿女从事这6种职业,给多少钱也不干。有些工作,当时就吃亏,有些工作,干得越久越吃亏,有些工作,早晚要吃亏。如果有条件回避,就要回避,何必冒那么大的风险呢?人到中年无论混得好孬,也别让儿女做这6种职业,给多少钱也不干!

【一】不靠谱的创业公司。

有些创业小公司,连办公场所都没有,搞一个共享空间,画几张蓝图,怀揣一个梦想,就开始招兵买马。这种创业小公司,从本质上就是个体户,几个人凑点钱就干起来。

招聘广告,真敢“把梦想照进现实”,忽悠得一些应届生激情澎湃、热血沸腾,不顾一切地加入。结果,没干几个月就倒闭了,应届生也失去了应届生的身份,再想找稳定的工作已经很难了。

所以,对这种小型创业公司求职一定要慎重。不是不努力年轻人有梦想、敢追求,而是要选择靠谱点的创业公司。目前,中小型创业公司的2年存活率已经不足20%,大多数都很快倒闭了。

【二】不正规的小公司。

当下,求职就业形势严峻,一些不正规的小公司却如同雨后春笋一样冒出来。应届生心急如焚,很容易被他们忽悠了。有些小公司本身就不靠谱,也有些小公司的老板不靠谱,父母给点启动资金,自己有个好点子,就敢成立公司。

这些小老板打着一些新职业理念,忽悠一些“热血青年”加盟。这些小老板从本质上就是想“空手套白狼”,自己想创业当老板,却让一群职场小白“陪葬”。

凡是遇到让员工自己带笔记本电脑入职的、让员工租电脑的、让员工交抵押金的、让员工交钱入股的、让员工共担风险的、让员工众筹资金的小公司,原则上就不要入职了。不是骗子公司,也是不靠谱、活不长的草台班子。

【三】劳务派遣或业务外包型的工作。

现在很多公司都搞劳务派遣制或业务外包制员工模式了,这种用工模式本身就是“舶来品”,跟国情、企情和职业文化是不相融的,本应该“水土不服”,却被一些无良企业的歪嘴和尚念歪了经,反而被大规模应用起来,对应届生的职业生涯造成巨大伤害。

劳务派遣制和业务外包制,从底层逻辑上看,就是有利于雇主的利益、侵害劳动者的利益!企业用人,为什么不用合同制,非要“脱裤子放屁”采用劳务派遣制呢?归根结底,是为了省钱、省力、省事、省心,代价就是侵害劳动者的权益。

给企业做事,却不是企业的正式员工,薪酬福利只有正式工的一半,还要被劳务公司和外包公司“雁过拔毛”一遍。劳务公司和外包公司多数是“皮包公司”,赚得就是“人头”管理费和克扣员工的费用。他们没有心思也没有能力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不能有效保护劳动者。

【四】考核机制不合理的公司。

前几天的新闻让人既气愤又心酸。某公司员工辛辛苦苦干了三个月,不但没拿到一分钱工资,反而要赔公司几千元。天下之大无奇不有,但是,出现这种恶心的公司,真是见了鬼!

看这家公司的考核机制:每天发朋友圈,少发一条扣100元;每天要拉多少客户,少拉一个客户扣100元。忙忙碌碌一个月,不但挣不到钱,还要倒赔公司钱。

凡是遇到这种考核机制、倒赔公司钱、克扣员工过重、处罚极其严苛、千方百计扣钱的公司,扭头就走,千万不要抱有侥幸心理。这种公司存在的意义,就是“压榨”员工,你非要给他们机会吗?

【五】不交社保的公司。

有位中年家长咨询我:儿子入职一家公司,公司让儿子签一个自愿放弃社保的申请书。老板说,员工自愿放弃社保,每个月工资加200-500不等,这么做是为了员工好,交了社保也拿不到手,毫无意义。

我当时就驳斥了这种无良的观点:公司给员工交社保是法定责任,即使利诱员工自愿放弃社保也是违规行为,只要员工申诉,统统要给员工补缴。社保是员工的保底机制,让员工看得起病,养得起老,低息进行房贷。

凡是不交社保的公司,无论老板吹得天花乱坠、无论大饼画得多大、无论以什么理由,坚决拒绝这种公司。如果已经加入了,任何时候都不能放弃社保。老板给你加200元,其实,让你至少损失2000元,让他得利至少4000元。

【六】可替代性的职业。

有些职业,已经属于夕阳西下的职业,迟早要被智能化、机械化、自动化取代。这种的工作,只能当临时性的过渡职业,千万不能干长久,等你被干废了,年龄大了,职业也消失了,你想转行都来不及了。

记得新闻报道过:高速公司大批裁减收费员,有位30多岁的女士哭喊着,我就会收费,什么也不会,你们把我裁掉,我能干什么呀!未来的智能化是大势所趋,板上钉钉的事情,千万不要抱着侥幸心理。职业的取代,是非常现实,也是非常残酷的,可能在一夜之间,一个职业就被替代而消失了。

凡是通用性的职业,比如,司机、理货、收银、保安、流水线作业工,等等,即使它们不能完全被取代,也是大部分被取代,必然会造成“饱和内卷”,长期被压低工资水平,年龄越大心理越焦虑,所以,但凡能找到正经工作,就不要长期从事这类可替代性的工作。

PS:没人比我更懂央企国企职场生态,不方便发的干货尽在公众号:职场火锅,请搜索关注。

你可能感兴趣的:(人到中年混得再差,也别让儿女做这6种职业,风险大没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