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乐斋杂集】历代有名情爱典故系列之八0:飞燕柔骨

康乐斋杂集  历代有名情爱典故系列之八0:飞燕柔骨

【简介】相传飞燕初入宫时,由于她美如天仙,成帝连续和她玩了三个晚上还不让她离开,并对宫妃们说:她长得很丰满,全身的肌肉软绵绵得象没长骨子一样温暖而迷人。

【出典】汉•伶玄《赵飞燕外传》:“帝拥飞燕,三夕不能接,略无谴意。宫中素幸者从容问帝,帝曰:‘丰若有馀,柔若无骨,迂处谦畏,若远若近,礼义人也’。”

注:

帝:指汉成帝。

拥:拥抱。

三夕:三个晚上。

不能接:此指未尽兴。

略无谴意:一点点没有让她离开的意思。

素幸者:指平时成帝爱过的宫妃。

丰若有馀:指身材丰满。

柔若无骨:指全身柔软得象没有骨子一样。

迂处谦畏:指迟延而畏畏缩缩的样子,这是飞燕对待君王的一种态度,其实是一种手段。迂,徘徊,不直接。处,相处。谦,谦虚谨慎,畏,畏惧。

若远若近:即若即若离。这也是一种女人勾引男人的手段。

礼义人也:礼,知礼守节。义,情义。字面意思如此,但最后这句有暗指其床第功夫很好的意思。

〖释义〗飞燕全身肌肉丰润,软绵绵得象没有长骨子一般,迷得汉成帝一连三夜还不愿让她离开。后诗文中常见的“柔若无骨”、“丰若有余”、“温柔无骨”、“丰若有余,柔苦无骨”、“柔骨”、“肌柔骨弱”等用典均本此而来,抽言即指赵飞燕这一柔软而迷人的身子和肌肤,诗文中引用,多用来形容美女迷人的丰彩,多用来形容她们极其迷人的柔软身段而温滑柔嫩的肌肤。

【妍若无骨,丰若有馀】清·魏秀仁《花月痕》第七回:“丹翚姓颜氏,字幺凤,年十九岁。姿容妙曼,妍若无骨,丰若有馀。善饮,纠酒录事,非幺凤在坐不欢也。”

【丰若有馀,柔若无骨】明·杨珽《龙膏记》第二一出:“清标不染,秀色可餐,翩翩西子毛嫱,当年堪疑;丰若有馀,柔若无骨,啧啧太真飞燕,旷世兼长。”清·王滔《后聊斋志异·郑芷仙》:“生拥抱之,丰若有馀,柔软若无骨,叹曰:‘此真汉武温柔乡’。”清·虫天子《中国香艳全书》第二十集卷三《海陬冶游附录》卷中:“前为燕之瘦者,转而为环之肥,丰若有馀,柔若无骨,樊素樱桃,嫣然增媚。”康按:当代《简化字表》中多馀之意的“馀”字,未作简化,而当代出版物及常人书写,凡遇此字多从简用“余”字,以致成习!

【丰若有余,柔若无骨】《中华艳情文库》第九辑清·魏秀仁《花月痕》第十回:“荷生一面接茶,一面瞧这一双手:丰若有余,柔若无骨,宛然玉笋一般。”清·虫天子《中国香艳全书》又第一一集卷四《辽阳海神传》:“侧身就程,丰若有余,柔若无骨,程于斯时神魂飘荡,莫知所为矣。”又第一七集卷一《淞滨琐话·〈燕台评春录〉下》:“吕浣玉,河间人,丰若有余,柔如无骨,纤腰约素,媚眼流波,性尤和易,不愧温其如玉之称。”《中华艳情文库》第七辑徐哲身《汉代宫廷艳史》第五四回:“成帝听了,不禁大悦,即命舍人吕延福,用着百宝凤辇,往迎合德入宫。吕延福见了合德,也吃一惊。暗想此人丰若有余,柔若无骨,何以赵家专出美人?”又第二三辑齐秦野人《武宗逸史》第九章:“武宗正要伸手去取,却见那只手,丰若有余,柔若无骨,宛然玉笋一般,任尔铁石心肠,也怦怦欲动。”又第二五辑费只园《清朝三百年艳史演义》第六九回:“这姨太太的父亲,是湖南臬署里挑水夫,莲谿出门时候,不知怎样碰着这姨太太,说他丰若有余,柔若无骨,定要纳他为簉。”

【丰若有肌,柔若无骨】费只园《清朝三百年艳史演义》第二六回:“凤英随了贝子进舱,亲解罗襦,微闻芗泽。贝子魂销,真个觉得丰若有肌,柔若无骨。”

【丰肌柔骨】清·孙云鹤《浣溪沙·〈题水仙册子·肥〉》词:“薄薄春寒浅浅沙,一尘不杂水为家,丰肌柔骨占清华。”费只园《清朝三百年艳史演义》第八四回:“龙菱年纪小一点,丰肌柔骨,举步姗姗,这对解语花,真有我见犹怜的感想。”

【柔若无骨】宋·杨万里《重九日雨仍菊花未开用辘轳体》诗:“政坐满城风雨句,平生不喜老潘诗。”明·彭孙遹《哨遍·春情》词:“看弱不胜衣,柔若无骨,仙裾怕逐东风起。”清·李渔《闲情偶寄·声容部·〈选姿第一·手足〉》:“兰州女子之足,大者三寸,小者犹不及焉。又能步履如飞,男子有时追之不及,然去其凌波小袜而抚摩之,犹觉刚柔则半,即有柔若无骨者。”又“柔若无骨,愈亲愈耐抚摩,此用之在夜者也。”清·张冕《真珠帘·习舞》词:“轻衫长袖香披拂,态蹁跹,玉质柔若无骨。”清·佚名《今古奇观》卷五二:“独有两位佳人,年纪在二八上下,生得奇娇异艳,光彩夺人,被几层湿透的罗衫粘在裸体之上,把两个丰似多肌、柔若无骨的身子透露得明明白白,连那酥胸玉乳也不在若隐若现之间。”清·王韬《后聊斋志异·玉儿小传》:“嫣然一娇女子,弱不胜衣,柔如无骨,临风绰约,如在画中。”清·虫天子《中国香艳全书》第一三集卷三《珠江名花小传·文采》:“芳草街良家女王翠凤,小字大姑,年及笄,貌亦风盈以庄,柔若无骨,双钩绝纤小,性简默,客至,但回眸一笑,欠身凝睇而已。”又第十五集卷二《长安看花记·冠卿传》:“而举体皆媚,柔若无骨,回翔旋折,飘飘欲仙。”

【柔如无骨】清·张九钺《沁园春》词:“酥若多脂,柔如无骨,百遍摩挱素足霜。”

【柔疑无骨】清·陆烜《二郎神·和徐青山韵》词:“翩若惊鸿,柔疑无骨,虚度可怜芳景。”清·虫天子《中国香艳全书》第一七集卷三《吴门画舫续录内编》:“王素真,行三,梁溪人,今居永福桥东首,柔疑无骨,慧极若愚,眉黛含情,发光可鉴。”

【柔同无骨】陆士谔《清朝秘史》第六九回:“一边说,一边伸手捏她的玉腕,只觉着肤滑如脂,柔同无骨,似乎六宫粉黛,都没有她那么温柔细腻。又见她羞羞怯怯,梨颊娇姿,不愧春风第一,柳眉巧样,何殊新月初三,不禁越看越爱起来。”

【柔骨】清·何采《万年欢·五日读离骚》词:“羌能学、时俗脂韦,蹇修应爱柔骨。”聂慧娥《唐多令·咏菊》词:“柔骨傲霜香,雍容华贵芳。”

【若无骨】唐·欧阳詹《汝川行》诗:“垂空玉腕若无骨,映叶朱唇似花发。”宋·李流谦《食藕》诗:“俚语名带花,脆嫩若无骨。”

【温柔无骨】清·方炳《金缕曲·书陈其年今词选后》词:“譬彼美人如飞燕,固属温柔无骨,亦妬婢子肥痴绝。”

【肌柔骨弱】明·唐世济《祝英台近·咏藤罗》词:“可堪过眼流光,肌柔骨弱,何处避、西风凉冷。”

【飞燕肌骨】清·吕阳《汉宫春·梅花》词:“含香弄粉,肌骨自如飞燕,虽担尽、雪虐风威,长门飞霰。”

【丰若有余】清·虫天子《中国香艳全书》第一八集卷一《续板桥杂记·丽品》:“余游金陵,首与姬晤,雪肤花貌,丰若有余,而裙底弓弯,却又瘦不盈握。”见团结出版社2005年1月第1版。

你可能感兴趣的:(【康乐斋杂集】历代有名情爱典故系列之八0:飞燕柔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