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与吃饭

昨天我在今日头条上写了一篇文章,将我对爱情的思考总结了几段话,有很多人为我点赞,但同时也有一个人发了一句:“爱情能当饭吃吗?大家如何看呢?

爱情不是馒头,不能当饭吃。这在常识上必然成立,社会发展到任何一个阶段,恐怕都会有这种想法吧!不过,人如果只懂得物质生活,岂不是早已跟文明社会绝缘了?

一个人如果还没有解决温饱,肯定是没有多少精力去思考精神方面的问题的。而一旦一个人已经解决了吃饭问题,还是应该追求一些爱情之类的东西吧!

从本质上说,爱情是精神,饭是物质。物质的富足将人的物欲部分解脱。之后,一部分先知从事更高层次的思考和创造。这大概就是文明的起源吧!

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但是有的人宁可为了爱情和某些精神追求而舍弃某些物质财富,这又从何解释呢?

应该是他们已经曾经脱离过物质财富上的贫乏,已经将价值观上升到更好的精神层面,这是他们更看重精神方面的根源吧!

按照这个思路大胆推测,是否一个还未在物质上满足的人在物质和精神的选择上更容易显得没骨气呢?换个角度,是不是那些有骨气的精神领袖早已经享受过荣华富贵,已经腻了才更看重精神呢?

也许,大多数情况是这样,不过也有一种可能,就是那些没有经历过富有并且仍然身在贫困的人们,也有一种希望能够跳跃物质富有的层次,直达精神追求的殿堂。那应该是他们虽未经历过物质享受,但是在脑子里已然过了一遍电影,并对其进行了深度的思考。他们也一样跳跃到了精神的层次,这些人永远走在人类社会的前列,他们是人类精神文明的领路人,是必然的领导者。

所以,爱情不能当饭吃,但是吃饱饭的人们中间必然有一部分领头羊会去追求爱情。而那些还没看到爱情的人,已经在大脑思考上被甩开好几个层次了。

也不排除某些人终生荣华富贵,精神高度发达,也不相信爱情者的存在。但更有可能是能够配得上让他们付出爱情的那个伴侣还未出现。那个人必须达到一定高度,或者可以说必须在某种层次上远远优于那种人,要能有更高的智慧来驾驭他们。

所以,可以大胆地讲,人脱离了动物阶层,就已经有了更高层次的精神的产生。但在精神的追求道路上,有的人走得更远,有的人才刚刚起步。刚起步的人不能责怪社会没有给他们提供物质富足的机会,从而让他们失去享受精神快乐的权利。更适合每一个人的建议是,不管个人物质财富多寡,都可以加强精神追求上的修为,用精神的富有与物质上的富有相媲美,或者用富有的思想换得物质财富的归附。

你可能感兴趣的:(爱情与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