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9】不要太在意结果

【3/29】不要太在意结果_第1张图片

失败的第三个原因,是过度在意结果,导致行动节奏被打乱。

例如,本来设定在三个月内将 TOEIC的分数提高200分,所以开始培养每天学习两小时的习惯。即便如此,一个半月之后模拟考分数也只增加了50分。这时,对于这样的结果你会感到焦虑,所以决定每天早上多背一个小时单词,在去公司的路上练习听力,周六、日花5个小时认真写作业。就算你这么做,我也可以预见你的计划太过勉强而可能导致失败。

另外,以减肥为例。如果你每天都称体重,看到每个月体重只减了1-2公斤会感到很焦急。或许各位读者也有类似的经验。这时你可能会为了想早点达到目标而不吃中餐,或是每天只摄取1200卡路里热量,采取极端的减肥手段。当然,这么做可以暂时收到成效。不过,后面随之而来的,就是让人更不能忍受的反弹。

就算一个月体重只减一公斤,以这样的速度持续推进计划,六个月就能减6公斤,这也是很大的成果,而且还不容易反弹。

以专注目标来提高动力是很有用的,我也肯定这样的做法,不过,前提是绝对不能打乱习惯的行动节奏。首先应该重视的是培养习惯本身才对。

不要过于在意结果。

对成年人来说,恐怕相对于过程,我们更加在意的是结果。

举个例子,和我们日常最为息息相关的一件事,关于孩子的学习问题。我们大多数的关注点在哪里?成绩!每次考试结束,分数下来,如果考的还算不错,那么皆大欢喜,母慈子孝;但如果分数低于自己的预期,那么鸡飞狗跳暂且不说,还会加剧自己的焦虑,同时对孩子学习水平和能力,以及付出的努力,产生怀疑。

你有没有同感呢?我们很少会对这个过程去进行分析,通常一次考试分数的高低,取决于很多因素,这也是为什么经常会有些学生,平时摸底考试还不错,但是遇到大考却考砸了的现象发生。

如果,孩子在日常,有很认真的学习,做题,而且过程掌握的也还不错,那么一次两次的分数,并不能说明什么;我们应该更多的关注于过程中,他们做了什么?做的怎么样?这些要比最终分数要来的重要。

在来谈谈其它习惯改变,3月初的那次线下课《如何戒掉坏习惯》,有很多小伙伴谈到了自己的痛点,例如戒烟失败,例如拖延症泛滥,例如减肥失败等等;分享中,他们都有讲到,自己多么不容易的坚持,却因为一些突发情况,或是一时的定力不足,引发了破戒,从而破罐子破摔,导致习惯改变的失败。

其实,要我说,这不就是个人的完美主义作祟,因为1次2次的不足,而导致自我评价的降低,从而自我放弃,破罐子破摔吗;如果不看结果,仅仅回头去看你执行的过程来说,你会发现,过程中你所坚持的这些日子,是不是要比过去强上很多呢?

你可能好几周没抽烟,只是破戒抽了1次;你可能1个月减5斤失利,但是你减掉了3斤;你也许依然有拖延的习惯,但是大多数事情,你都按时完成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你是不是进步了呢?

所以,当你在习惯养成或改变的过程中,不要因为结果和预期产生了差异,而轻言放弃或是看轻自己;而应该回过头去看看这一路走来的足迹,和过去的你相比,是不是进步了?是不是做的更好了?

人生本来就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只要从中长期来看,我们一直在前进,一直在进步,这对我们来说,才是最重要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3/29】不要太在意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