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 |《新筛MSMS专家共识》疑难案例与问题讨论

会议 |《新筛MSMS专家共识》疑难案例与问题讨论_第1张图片
会议 |《新筛MSMS专家共识》疑难案例与问题讨论_第2张图片
封面图片:Dribbble  |  设计:Uran  

时间:2019-5-10,杭州

主讲:韩连书教授,上海新华医院-儿童内分泌遗传科

会议:第14届全国检验与临床学术会议

整理:何艺,内容略有删减


先上两个案例开开胃,再端一盘硬菜。



病史:女,1岁4个月,发育落后,不会站立,不会说话。


新筛Cit=152μmol/L(参考值5-30),Cit/Phe=3.4(参考值0.1-0.7),余正常。

拟诊为希特林蛋白缺乏症,曾用无乳糖奶粉治疗两个月,未再治疗。


【召回诊治】

血MSMS:Cit=134μmol/L,Cit/Phe=4.2

尿GCMS:结果正常

肝功能:胆红素及甲胎蛋白轻度升高,肝酶正常

血氨:145μmol/L(参考值5~33)

希特林蛋白缺乏症SLC25A13基因检测未检测到突变


患儿初始诊断是否正确?如何鉴别呢?


串联质谱瓜氨酸cit升高,需要鉴别的疾病:

希特林蛋白缺乏症NICCD(除Cit外,常同时伴有Met、Arg、Phe高)

瓜氨酸血症1型ASS1(只有Cit高,数值常800至上千)

精氨酰琥珀酸尿症ASA(Cit常100-300左右,尿中精氨酰琥珀酸升高)


而希特林蛋白缺乏症的诊断条件包括:

血MSMS中Cit升高

尿GCMS中4-羟基苯乳酸、4-羟基苯丙酮酸升高

肝酶、胆红素、甲胎蛋白显著升高

血氨升高

SLC25A13基因检测到1个或2个突变


综上所述,初始诊断「希特林蛋白缺乏症」需要修正,大概率是「精氨酰琥珀酸尿症」。


最终NGS结果提示ASL基因异常,证实精氨酰琥珀酸尿症的诊断。


## 碎碎念

Cit高,还需要鉴别线粒体丙酮酸羧化酶缺乏症(PC),可能考虑台下检验科医师为主,韩老师未进一步扩展。


会议 |《新筛MSMS专家共识》疑难案例与问题讨论_第3张图片
▲「线粒体丙酮酸羧化酶缺乏症」OMIM条目,点击可放大  



:男,6个月,发育落后,不会抬头,身体较软。新筛结果正常。


就诊时查血MSMS:

C3=7.8μmol/L(参考值0.5-5.0)

C3/C2=0.56(参考值0.05-0.20)

尿GCMS:甲基丙二酸142mmol/L

诊断:甲基丙二酸血症


为什么新生儿筛查无异常?


调取新生儿时MSMS原始结果:

C3=3.0μmol/L(参考值0.5-5.0)

C3/C2=0.21(参考值0.03-0.25)

都在参考范围内。


但:

Met=7.5μmol/L(参考值8.5-45.0)

C3/Met=0.4(参考值0.02-0.3)


可惜当年大家对甲基丙二酸血症的认知有局限,没有使用C3/Met作为辅助判断指标。目前部分地区已经新增C3/Met指标,单纯该指标异常仍要引起重视。


## 碎碎念

①Met低这个条件,仅能筛出部分MMA合并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患儿,对单纯型MMA无效。

②即使新筛正常,后续出现临床症状还是需要复查串联质谱哦。



翠花,上硬菜……


01  筛查结果假阳性


最常见的假阳性包括:Tyr升高,Cit降低,Met降低,C5OH升高,多见于早产儿,一般2周后复查即正常。


02  筛查结果假阴性


结果假阴性,不是检测技术的原因,是疾病在新生儿期或未发病时代谢物无异常


临床医生碰到新筛正常的孩子,不能掉以轻心,还是得建议查串联。


会议 |《新筛MSMS专家共识》疑难案例与问题讨论_第4张图片
▲新筛患儿VS临床患儿的病种比较 ,有重叠(如MMA),有差异(如OTCD)

常见假阴性包括:

鸟氨酸氨甲酰转移酶缺乏症

多种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

全羧化酶合成酶缺乏症

生物素酶缺乏症

戊二酸血症I型

希特林蛋白缺乏症


03  筛查结果母源性影响


C0降低:妈妈是CUD患者、素食或营养不良

C5OH升高:母亲是3MCC患者

C5升高:母亲分娩前使用头孢类药物

## 碎碎念

我也曾碰到母亲是戊二酸血症1型患者、异戊酸血症患者、高蛋氨酸血症患者等,随着新筛普及,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患者孕育下一代的几率越来越大!


04  筛查结果新生儿状态影响


营养不良:多种氨基酸、C0及多种酰基肉碱降低

疾病

  • 呕吐、腹泻:多种氨基酸、C0及多种酰基肉碱降低

  • 肝病:C0及多种酰基肉碱增高

  • 酸中毒:C3、C4OH增高,C3/C2正常

  • 危重急救状态:多种氨基酸及酰基肉碱增高

  • 药物

  • 左卡尼丁:C0增高

  • 头孢类药物:C5增高

  • 氨基酸/营养液:多种氨基酸增高


  • 05  筛查良性疾病


    3MCC

    SCAD

    异丁酰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

    高甲硫氨酸血症

    MCAD

    MMA(部分)

    CUD(部分)


    ## 碎碎

    关于是否“良性”这个事,我有点方。

    如果一个孩子,串联质谱、尿有机酸异常,基因复合杂合突变吻合,已经带上“患儿”这顶帽子,但随访期间一直没有明显临床表现,生长发育、神经智力都正常,算不算良性?

    万一随访到50个月都平平安安,51个月突然酸中毒发作了呢?类似文献报道也不是没有啊……

    希望我是乌鸦嘴吧,不过一般我说了不算,家长会用脚投票

    你可能感兴趣的:(会议 |《新筛MSMS专家共识》疑难案例与问题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