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或称“软件考试”,简称“软考”。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或称“等级考试”,简称“等考”。


经常听到有学生询问:软考难不难?等考好不好通过?合格率是多少等等之类的问题。还有的学生干脆在网上发帖子“我到底该不该考软考”?也有回帖的说:等考、软考都差不多,那些辅导教材告诉你哪里是重点,哪里要背,在工作中没多大用。这些都表现出考生对学业负担之外的学习任务的关注和困惑,还有误解和偏颇。让人感受到“考证族’,应对就业的规划准备和担忧无奈。


尽管这些问题并不高深,可是通过比较、分析,仍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要回答这些问题,我们有必要考察一下‘‘软考”与“等考”的异同。


一、“软考”与“等考”的相同点

1、“软考”与“等考”都是国家级考试,组织者都是国家相关部委,具有同等的权威性、严肃性。“软考”是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组织领导的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等考”是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组织的,全称是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National Computer Rank Examination),简称“等考”NCRE)。


“软考”的目的是科学、公正地对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职业资格、专业技术资格认定和专业技术水平测试。


等考主要是考查应试人员计算机应用知识与技能,属于一般基础性应用水平与能力测试。



2、“软考”与“等考”还有另一个相同点,即都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正是由于这个“相同点”,才造成一部分人的混淆迷茫,拿不准应该参加哪个考试,因此弄明白这之间的具体区别,也就是它们的不同点,很有必要。


二、“软考”与“等考”的不同点

l、从参考对象上看,软考一4般以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或IT行业的从业者为主,如再宽泛一点,以数、理、化专业的学生为主;再拓展宽点,以理工类专业的学生为主,也就是说,除了计算机专业、传统典型的数、理、化专业,还适合包括生物工程、工业工程、建筑工程、信息技术、自动化控制等理工类专业学生报考。


“等考”一般适合文科类专业学生和毕业生报考。


也就是说,从专业与内容的难度上看,文科类专业的学生一般不适合参加“软考”,从求职就业,应付检查看证书有多少的求职需要上说,理工类专业学生也可选择参加“等考”。


2、从证书待遇上看,“软考”由于是原国家人事部主持的,这种考试实行全国统一考试后,计算机技术与软件相应专业和级别的专业技术任职资格的评审就没有了,直接以考试结果决定各级别的任职资格。因此这种考试既是职业资格考试,又是职称资格考试。获得“软考”不同级别证书后,聘用单位可以根据工作需要,直接以本人获得的证书级别定岗定薪,不用讲资历、论工龄,不必重新熬年月,“评”职称,颇有吸引力。如果学习优秀,在校期间就获得了“软考”中级证书,那么毕业后如果顺利找到工作,就可以有资格任职中级工程师的职务,并且获得相应的职称待遇。这就是以考代评的新政策。从这点看,并不是什么“等考、软考都差不多”。更不是“在工作中没什么用”,而是很有用。它可以使求职者获得较高的起点,迅速改变境遇,在竞争激烈的职场冲上快车道。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软考证书被认为“含金量”高,高校理工类专业的学生保持了较高的报考热情,哪怕是屡考屡挫,也不倦不退,连续报考三次甚至超过三次的大有人在。



三、对应试的思考和建议

因为工作需要和晋职追求以及知识更新等原因,在职人员也是一个稳定而更具竞争力的报考群体。尽管专业难度较高,在职群体的报考情形也如火如荼,他们有一定的实践经历和经验,相对在校生具有某些难得的优势,当然生存压力产生的热情激励是最根本的。


“等考”的证书就不像“软考”证书那么讲究了,除了四级证书上标明了“四级网络工程师”、“四级数据库工程师”和“四级软件测试工程师”,其它一级到三级只标示了考试各级语言名称,虽然也有级别和层次的分别,但是没有根据等考证书定薪的规定。“等考”的四级证书相当习二“软考’,的中级层次,可以担任中级工程师的岗位职责,但是否可以获得中级职称的待遇就看各用人单位如何掌握了。千里马可以当赛马,也可以耕地拉磨。至于三级证书,那是可上可下的,既可以安排在重要或比较关键的岗位,也可以上流水线。一般说来,“等考,,证书只是用人单位在决定是否聘用时,考查和判断待录者计算机应用知识和能力水平的依据,与薪酬待遇无关。


这就是软考和等考证书最显著的不同之处。如果弄明白了以上所述,该不该参加“软考”,或者到底该参加哪个考试,可以说就没有什么疑惑不清的悬念了。


可是事情到此并没有完结。上边说到“软考”一般适合理工类专业学生报考,“等考”则适合文科类专业学生报考。这在实际情形中,并非泾渭分明,有明显的界限。


事实上有不少理工类专业的学生报考了计算机等级考试,像数、理、化、自动控制、食品工业、通信工程、电子商务、模具设计等专业都有,甚至有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也参加。


为什么呢?考证族有一句名言“多一证总比少一证好,有一证总比没一证好”。笔者有一次曾经问一个领取“等考”二级证书的学生是哪个院系?学生回答说:物理学院。物理专业不要求考(等级考试)啊?该生回答说:我看别人都考,就报(考)了。


由此可见,不少理工类专业的学生报考等级考试,纯粹是为了毕业后求职备用。如果这些理工类专业学生报考的是三级、四级也还无话可说,这有利于他们学业的提高深化。可是也有不少是报的二级。等考的二级对于一般理工类专业的学生来说实在是不费什么气力,考试中他们都显示了很大的优势。答题快,神态轻松。


但是这种现象反映出的问题有必要提出探讨。理工类专业的学生报考‘等考”的二级有必要吗?他们的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一般都有多少不等的计算机方面的课程,即使没有“等考”的证书,他们的计算机理论修养和应用能力也是可以想象得出的,他们学过的计算机课程足以超过等考的二级水平。可是为了将来求职备查,他们中有相当一部分不得不额外花费时间和精力,去做这种重复性作业。造成了教育成果的浪费。


在此我们向全社会呼吁,尤其是向所,有单位的从事人事部门事务的工作者呼吁:对理科类专业的毕业生要求他们必须出示‘等考”二级证书,这是无视高等教育成果和效率的做法,表现了招聘方面盲目无知的教条程序,思维方式愚昧僵化。


我们现在讲低碳,就要整个社会共同努力,避免浪费,人力资源在形成成长的过程中,要做有用功,不要低层次重复的无用功,应当讲究科学合理地培养,人力资源部门的用人思维应当视角独到,出招创新。


同时我们也对所有准备参加“软考”和“等考”的应试者明确说明:如果你是文科类专业学生,建议你参加“等考”。如果你虽然是文科类专业学生,但你是计算机方面的爱好者和研究者,建议你全面衡量,慎重选择。笔者多年参与“等考”和“软考”工作,只曾经一次碰到有一个文学院的学生报名“软考”。如果你是理工类专业的学生,你有更宽阔的选择余地。你可以毅然‘软考”,也可以决然“等考”。不过你若选择“等考”,最好选择级别高一点的,如三级或四级。如果抱着揣个二级证书就够了的想法,那就成了一个庸碌的考证族,明白的人力资源干部可能会认为含金量不高,甚至一钱不值。


学习交流群: 429440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