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有感于个人生存

管理从细节中思考,团队文化意识从细节中出发。

1,迟到的小细节,可以直接影响到团队和公司的效率。经常性的迟到,会慢慢消磨团队成员对规则的严谨性(相对高职位影响有限),也是团队懒散性蔓延的小细节。

2,狼性文化,不是靠领导人或管理者喊口号就能出来。

首先,狼性文化是一个团队的做事风格,是一个整体性的,一个人业务能力强没有用,公司化运作考验的是组织的协同能力,怎么发挥团队的协同性,怎么让团队更高效?

如果公司的主要部门都不能有序的高效协作,那么这个团队的投产比是低的,没办法做大做强,更多是只能维持。

怎么去潜移默化的培养团队的狼性文化呢?

一,首先是团队的整体性,从公司的主要部门的管理层的会议开始。

团队开始都是需要自上而下的影响力,领导人可以抓住周会或者例会,把主要部门主管凝聚起来,如每个部门说出问题和困难,大家一起协同解决,通过这样的会议氛围先培养主管协同的意识,也是凝聚力的起始。

切忌:开会拖沓,一言堂,每个部门不做准备,没有时间的限制,会议最后没有总结,没有具体的解决方案。

二,建立公司的基本文化氛围,比如文化墙。建立小组pk机制,制定月度目标,有奖有罚。确定公司的原则或者使命,如“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 “让每一笔订单都有价值”  等等能代表自己业务价值的口号,这个别看它只是口号或者鸡汤之类,人都是需要精神支撑,只要坚持去做,持续去讲,这种潜意识文化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到个人的行动。

切忌:文化建设没有持续性,光有口号,光有目标没有用,一定要奖罚分明,并严格执行和考核。领导人更要以身作则。

有些朋友会经常说,公司太小,就十来个人,没必要做这些,讲来讲去都是那些,没有太多实际意义。

这也是很多中小企业老板对于企业管理,公司管理这个游戏的认识不够。

管理人确实是不容易,要管好并发挥每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就更难。所以管理也是一种艺术。

我个人目前公司就是没有太多管理的意识,完全是放养状态,员工经常散漫,工作效率低,部门协同性不强,这样的状态,怎么能发挥出团队的力量?面对残酷的市场,怎么去跟比你厉害的公司拼?就算暂时有产品的优势,那一旦产品失去了优势,或者产品开发跟不上了,连生存都成问题,更别说要做大做强。

公司能有多远,要看老板和创始人的格局胸怀,如果他就想安稳的赚那么多,那就不要跟他说太多什么管理什么文化这些,要么直接走,要么达到自己目的后再走。这种公司老板就是一种风险,要么就是使命压榨员工劳动力,要么就是不断算计着员工的收入,不管做多少业绩,你始终不会超过一定的工资的。

个人要保证自己的竞争力的方法,就是个人的学习能力。要时刻保持着居安思危的意识,不要在一棵树上吊死。3个8小时理论,每个人命运的不同,在于除了睡觉,工作,剩余的8小时你在干嘛?

你可能感兴趣的:(企业管理有感于个人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