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考前30天冲刺

作者:刘毅 [email protected] 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采用问答形式帮助学员来制定临考30天冲刺计划

 

问:距离考试时间只有30天时间,我担心时间不够用?在30天内如何有效开展复习呢?

答:30天时间备考已经足够!当然,前提是你必须保证每天持续不断的时间投入。复习过程中注意几个点:

1)确定目标。可以把应考复习的过程当做一个典型的项目来进行管理,这个项目有明显的时间要求,目标也有很明确。整体的复习目标要量化,比如,复习几轮,做几套题目等,都要确定下来,同时,具体复习的工作要进行分解,最简单的方法是按照每周来进行分解,4周分为4个阶段,计划每周的复习任务,同时,最近的一周的复习计划是细化到每一天的。一个好的复习计划(项目管理计划)是应考的关键之一。

2)如何制定计划。可以参考《考前冲刺100题》附录2的计划模板,要点仍在于复习目标量化,目标要进行分解,同时要有监控过程,及时调整计划。

3)部分考生的一个特点,临近考试的时候突然发现太多的知识似乎都木有掌握,做了一套题目,错误的太大,导致临考之前的信心崩溃,因此,计划是保证自己坚持到最后的关键,不管最后在检测过程发现什么样的问题,我们都按照计划按部就班的渡过应考的每一天。

问:打开书本,发现知识点很多,是均匀用力呢,还是专项突破?复习的重点是什么?

答:根据每个人复习情况来确定,有些人本身具备丰富的项目管理经验,因此,复习的时间可以花费在非项目管理知识的学习上,比如,系统集成专业技术知识、法律法规等。但大部分学员并不具备这样的条件,很多都是初次接触项目管理,此时的重点当然集中在项目管理这块。而且,从复习的投资回报率来看,项目管理部分的知识是上下午均进行考核,其回报率是最高的!除此,法律法规(主要是招投标、政府采购法)也会上下午考核,其余的知识基本都只在上午选择题中出现。当然,还是注重自己的弱项在哪里,查漏补缺。

问:时间有限,知识点众多,总感觉不能掌握知识点?

答:检验知识点是否掌握,或者说掌握知识点最好的方法都是做题,通过做题来检查知识点的掌握情况,通过做题的过程对知识点进行回忆和思考。在检验的过程中可以借助于工具,比如用自我测评表中提供了自我测评表),将试题按照所属学科范围进行归类,然后判断每个知识范围内的得分情况,藉此来检查该知识域的整体掌握情况。

 

问:单个的知识点都进行了复习,但是遇到综合性题目的时候往往不知所措?

答:问题的原因在于复习过程中是逐个逐个知识点来解决了,看似已经解决了全部知识点的问题,但实际上却没有形成一个整体的认识。在复习过程中,知识点很多都是碎片化的,而如何将碎片化的知识给串联起来是关键!当然,如果有实际项目的经验,结合项目管理的经验来串碎片化的知识点是最好的方法,另外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是采用思维导图来对知识点进行描述,每一个知识域形成一张知识地图。在《系统集成考前冲刺100题》中即采用了这种方法,用工具来绘制知识树,我们称之为作战地图。

 

问:最后一个月时间是看书重要还是做题为主?

答:如果时间充裕,看书兼做题。但大部分学员的时间并不充裕,每天能够挤出的时间实在是可怜,因此,建议以做题为主,做题的关键在于掌握以下:

(1)    该题考核的知识点是什么?

(2)    该题有没有典型的解题方法?

(3)    该题出题的形式是什么?

(4)    惑项知识点是什么?

只有思考了这些内容,才能达到做1道题目顶10道,否则,仅仅是量而已,并没有质的变化。

 

问:案例题部分如何准备?

答:案例部分是属于下午部分,是重点。很多人认为案例的关键在理解项目管理的知识,但就培训来说,想要在3-5天之内让学员充分理解项目管理的知识,并能够完全应用在案例分析过程中,无异于高难度的。那么,对案例的复习更多的是侧重于解题的方法,根据案例分析来总结题型和对应的解题方法,同时通过做题来固化这些解决的方法。

在做案例分析题的过程,我们需要思考的是:

(1)    该案例题是否有解题方法或者解题思路,即从哪个角度来思考能够推导出答案。

(2)    该案例题的答案是否可以复用。

我经过长期的研究发现,许多案例题其实有解题的思路,许多案例题的答案可以复用到其他案例题中,因此,在培训过程中,我关注都是案例解题的思路和一些可以复用的答案的总结。

       对于不能归纳解题方法,题目答案不能复用的,其讲授的优先级肯定是最低的。

 

 

问:计算题考核什么?

答:计算题应该是一个重要的内容,需要专项突破,其涉及的内容请参考本博客中的文章:计算题综述。

计算题是很特别的一个题目,其所占的分值比较多。如果掌握计算题解题的方法,则属于送分题,如果没有掌握,则丢分也是相当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