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虚函数

面试的时候被问到虚函数,这两天就研究下虚函数,真是基础啊!!

下面先来点简单的

简单地说,那些被virtual关键字修饰的 成员函数,就是虚函数。虚函数的作用,用专业术语来解释就是实现 多态性(Polymorphism),多态性是将接口与实现进行分离;用形象的语言来解释就是实现以共同的方法,但因个体差异,而采用不同的策略。下面来看一段简单的代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include<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class  A
{
public :
void  print()
{
cout<< "This is A" <<endl;
}
};
 
class  B :  public  A
{
public :
void  print()
{
cout<< "This is B" <<endl;
}
};
 
int  main()
{
//为了在以后便于区分,我这段main()代码叫做main1
A a;
B b;
a.print();
b.print();
return  0;
}

输出结果

分别是“ThisisA”、“ThisisB”。通过class A和class B的print()这个接口,可以看出这两个class因个体的差异而采用了不同的策略,但这是否真正做到了 多态性呢?No,多态还有个关键之处就是一切用指向 基类的 指针或引用来操作对象。那现在就把main()处的代码改一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int  main()
{
//main2
A a;
B b;
A *p1 = &a;
A *p2 = &b;
p1->print();
p2->print();
return  0;
}
运行一下看看结果,哟呵,蓦然回首,结果却是两个This is A。问题来了,p2明明指向的是class B的对象但却是调用的class A的print()函数,这不是我们所期望的结果,那么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用到虚函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class  A
{
public :
virtual  void  print(){cout<< "This is A" <<endl;}
};
 
class  B :  public  A
{
public :
void  print(){cout<< "ThisisB" <<endl;}
};
毫无疑问,class A的 成员函数print()已经成了虚函数,那么class B的print()成了虚函数了吗?回答是Yes,我们只需在把基 类的成员函数设为virtual,其 派生类的相应的函数也会自动变为虚函数。所以,class B的print()也成了虚函数。那么对于在 派生类的相应函数前是否需要用virtual关键字修饰,那就是你自己的问题了。
现在重新运行main2的代码,这样输出的结果就是This is A和This is B了。
现在来消化一下,我作个简单的总结,指向 基类的 指针在操作它的 多态类对象时,会根据不同的类对象,调用其相应的函数,这个函数就是虚函数。
到此我们肯定会好奇为什么A *p2 = &b;之后p2调用的却是A的函数,为什么??是因为指向基类的指针指向派生类对象时 调用函数调用的是基类的函数。
这里我想再对隐藏和覆盖再讨论一下,见下:
在看《高质量c/c++》中看到了函数的隐藏和覆盖是这么说的:

覆盖的是指子类函数覆盖基类函数
在不同的类内(分别位于子类和父类)。
同名同参。
基类的函数名前必须有virtual关键字。

隐藏指派生类的函数隐藏了基类的同名函数
如果派生类函数与基类函数同名,但参数不同,无论基类函数前是否有virtual修饰,基类函数被隐.
如果派生类函数与基类函数同名,参数也相同,但是基类函数前无virtual修饰,基类函数被隐藏。

上面说的这些也叫做动态绑定。。

动态绑定是指在执行期间(非编译期)判断所引用对象的实际类型,根据其实际的类型调用其相应的方法。
程序运行过程中,把函数(或过程)调用与响应调用所需要的代码相结合的过程称为动态绑定。
       而静态绑定是指在 程序编译 过程中,把函数(方法或者过程)调用与响应调用所需的代码结合的过程称之为静态绑定。

你可能感兴趣的:(复习虚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