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13日,星期天,晚自习。这是本届学生的最后一个晚自习,下周他们就要中考了。由于今年的中考较往年提前,又或许今天的晚自习是由我值守,教室里比往常安静很多。风扇在呼呼的吹着,同学们都在紧张地复习,偶尔会有几个同学来问问题。
全班就我一个人百无聊赖,看着他们,回想起三年前他们入校的情形,仿佛就在昨天,一转眼他们都已是少年。心里说不出什么滋味,五味杂陈,其中也有一种快要得解脱的感觉。
为何要用解脱一词?可能只有和我同教一个班的老师或同年级的老师才能理解。这个班,三年来几乎包揽了年级大大小小的考试,所有科目的倒数第一。话说初三,年级对班级进行了调整,我仍然还是396班的班主任,班级没变,可里面的学生却变了一些。从接手那天起我的苦难就更加升级。除了成绩让人闹心,纪律也较初一初二更糟糕了。这一年我对他们说的最多的就是:哪怕全世界的人都瞧不起你们,你们也要瞧得起你们自己;哪怕396班是最差的那个班,你也不要做最差的那个人……诸如此类的话。后来我又把它们改成:乾坤未定,你我皆是黑马。觉得不行,再改成:乾坤未定,我等定是黑马。大概学生也有自知之明,不敢大声喊,我就带头让他们喊,要求他们的声音一定要超过我的,才肯做罢。这样的事情,我只敢让他们在教室里做,说实在话,与其它班每科相差七、八分到十多分,我真不敢想象让他们如何去赶超,我唯一希望的就是能够缩短与其它班级的差距。
其实这个班也并非差得一塌糊涂,我们也有一些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有一些品质高尚,心地善良,乐于助人的好孩子。正因为这样,有的科任老师表示他们并不因为成绩而讨厌这个班,反而比起有的班來还更喜欢他们。可初中毕业,他们要升学,提高成绩,是学生和老师们都必须要面对的问题。我们的问题就出在几个同学身上。拿我所教的英语科目来说,每一次考试优秀率都是名列前茅,可及格率、平均分经常是倒数第一。为改变这种状况,我把这些同学穿插放在不同的小组,保证每个同学前后左右都有同学对他们进行帮扶,但情况依然没有得到改善。
初三下学期的某个晚自习,我跟往常一样在办公室备课,班里七八个成绩好的同学了推推搡搡来到我的办公室门口,问他们有何事,却总是欲言又止,几经追问,班里考第一名的那位同学开口了:老师我们来找你,只为一件事。或许你会觉得我们自私,但就要中考了,我们想考得更好一点,我们实在受不了班里的那些同学了,我们知道你把他放在我们中间,是不想放弃他们,我们也不想放弃,可是他们就是自己在放弃他们自己。他们坐在我们旁边,不学也就算了,还在捣乱。他们想要自生自灭,就随他们去吧,不要让他们来影响我们。再说,老师,他们学了两年还学成那个样子,你觉得还有两个月,他们还有希望吗?
学生所反映的情况,我不是不知道,每一次查堂,每一次科任老师反映情况,无一不是针对这几个同学。尊重关爱每一个学生,是我们的教师职责所在,我希望班里的优秀学生能飞得更高更远,可是我也不愿放弃那些暂时落后的学生,该怎么办呢?
我对这几个同学说:为难你们了,老师知道你们很委屈,常常出力不讨好,你们对他们的付出,老师全看在眼里。那你们有没有什么好的办法来解决这个事情?大家七嘴八舌,总之就是不愿意和这几个调皮捣蛋的同学挨在一起。有的说干脆把他们放到教室最后面,不管他们如何吵闹,就把他们视为空气。
在我们班,组员、同桌相对固定,但座位从来都是按行、列轮流定期调换的。我立刻否定了他们的办法,然后他们又说那老师就让他们永远坐第一排也可以。看来他们真的是忍无可忍了。
考虑了一下,我说出来自己的想法。任何人都不喜欢别人给自己贴标签,尤其是不好的标签,我们强行的去给这几位同学调换座位,那就是在给他们身上贴标签。在社会上,我们想要获得什么样的社会地位,拥有什么样的标签,得靠自己的努力去换取,那我们班的座位是不是也可以靠自己的实力去决定。马上就要进行月考了,可不可以就以这次考试成绩为依据,让成绩优秀的同学依次去选择自己的组员。你想拥有选择权,首先得把自己的成绩提上去。大家一听都很赞同,还没出办公室,就开始讨论一定要考第几名,选谁谁谁,做自己的组员。为避免其他同学嫌他们打小报告,在离开办公室之前,我嘱咐他们先不要宣张,这件事由我到班里去宣布,可才下第一段晚自习,班里的几个小灵通就跑到我这来问:老师是不是要换座位啦?
为防止大家议论纷纷,节外生枝,我跟值班老师商量,给我几分钟时间,开了一个简短的班会。
我说:今天有几个同学来找我,说他们因为某些原因,有一些自私的想法,想调换一下座位。我觉得他们的想法并不自私,一个人既不为自己着想,也不替他人着想,那才叫自私。第二,这件事我本打算明天再跟大家讲,现在就已经有很多人知道了,看来班里有些同学的组织纪律性还有待加强。说完这句话有几个同学不好意思的低下了头。第三,说一下座位的调动方案,以第一次月考成绩为依据,成绩优秀的同学拥有选择组员的权力,我们实行双向选择,被选择的同学可以选择加入或拒绝。我们已经到了初三的冲刺阶段了,有同学还不明白一个道理,你想读什么样的高中,由你的分数说了算。未来出行,你能选用什么样的交通工具,由你口袋里面的钱说了算。你想拥有什么样的人生,由你说了算。第四,今天,有同学问我班里有一些同学一直不努力、不认真学习,还有两个月,他们还有希望吗?我来回答这个问题,一天的努力,会有一天的改变。一个星期的努力,会有一个星期的改变。两个月的努力,更会有两个月的改变。我们调换座位,不是让他们自生自灭,而是让他们自我革新,自强不息。
那几天,班里还是有一些变化的,有开始努力的,也有一些同学开始去讨好别人的。我们的班级就像一个小社会,老师不能事事亲力亲为,但有时我们的一些举措是会这个小社会带来一些改变的。
很快,月考成绩出来了,我们调座位的活动也在有序进行。我们班一共有53位同学,按常规分成九组,每组六人。有的小组人满为患,有的小组宁缺毋滥,有的同学被组长争来抢去,当然也有一些同学无人问津。我从中再根据平常的合作学习、班务劳功等情况进行了一些调整,很快换座位的事情就搞定了,由于都是一些志同道合的人组成的小组,所以搬动桌椅也比平常快了很多,大家都是互帮互助。
还剩下的五个同学,就是平常调皮捣蛋,不学无术的那几个了。此时此刻的他们显得比较落魄,不知桌椅往哪搬。于是我当众宣布了这几个同学和我是一组的,我任他们的组长,并告诉他们我们组的位置在哪里。全班同学向我们投来了异样的目光,有羡慕的,有惊讶的,当然也有幸灾乐祸的。
新的小组成立第一周,我还没有安排,许多小组,就自发的写了他们的小组公约。在我们班,除了有个人奖励,我们最重的还是小组奖励。每次活动我们都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活动和表彰,实现组兴我荣,组衰我耻。所以每次无论是考试还是其他活动成绩出来以后,你不必去找个人谈话,小组成员已经开始对那些表现不佳的组员进行训训导了。
第一天我也对我们组的同学进行了训话。我问他们遭人嫌弃的滋味好不好受?他们有的唉声叹气,有的解释没有加入其他小组的原因。我告诉他们被别人瞧不起,有时比被别人骂几句打几下还难受。若不想让别人瞧不起自己,接下来的两个月一定要倍加努力,不留遗憾。首先要诚实。诚实地听课,诚实地写作业,诚实的地考试。一说这话,左马上就申辩:老师,我就英语作弊一次,你别天天讲好不好?我告诉他有的事情就是一次都不能够去做,否则别人就会议论一辈子,永远戳你的脊梁骨。第二,一定要列好每日的学习清单。每天给自己布置学习任务,可以不多,但要说到做到。第三,必须自律。我会时时来盯着你们,但要知道我还有其他的工作,你们也不是我生活的全部,所以一定一定要得靠自己。我不在时,谁负责?杰第一个举了手,这可能是他这辈子第一次有职务。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他确实做得很棒,除了自己坚持交作业以外,还督促其他组员按时完成作业。
接下来一切都向好的方向发展了?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的教育也太容易了。我经常性地收到纪律委员和学习委员的投诉,老师去管管你们组的人,昨天晚自习太乱了,你们组的作业又交晚了。有空我也会坐在教室里陪他们上课、上晚自习。我的座位就在我们组第二排中间,桌洞里永远都摆放着戒尺。即使我就坐在他们身旁,他们还是会打瞌睡、发呆。我得不时地拧他们,打他们让他们保持清醒。每次起身,他们问得最多的问题就是:老师下节课你还在吗?我知道,他们非常不希望我在。在陪他们上课的过程中,我也学会了很多其他科目的知识,有的我懂了,他们不懂。有的他们懂了,我不懂,问他们时,他们的那个得意劲,甭提多高兴了。尤其是王,经常转过身来向我炫耀这节课很容易呀,然后我就故意说有个地方还不太明白,他就好为人师的给我讲解。而我问身边的左和板时,他们总是习惯性地摇摇头。
我和他们有约定,只要我们组的英语全部上50分(总分120)我就请他们喝冷饮,他们说不行,要吃火锅,我也答应了,可这个约定直到中考也没能实现。中考复习,我大都采用的是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别的小组,早早地完成了任务,进行着下一个任务,而我们小组还停留在上一个任务上慢慢前行,常常看到的场景就是我急切地提问着,他们漫不经心地给着错误的答案。纠正完再提问,再错误。总算完成一个任务时,他们总是没皮没脸的抢着模仿我说“你们怎么那么难教呀?”轮到小组值日时,他们会煞有其事地跑来提醒我:老师,明天我们组值日了,你可别像上回一样又逃跑啦!”值日中的他们没有了课堂上的萎靡不振,跟我谈他们的生活趣事,他们的未来。我为他们忧心忡忡,他们却对未来充满希望。
一学期五次模拟考试,我们组有过一两次不是倒数第一,我非常开心。但对于个人,我还是很非常担心左和板,他们一直是班上的倒数。为防他们考不起高中时会沮丧,我也时不时地给他们打预防针: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如果真考不上高中,去职高学一门手艺也不错。但每一次他俩都信誓旦旦地告诉我,他们一定考得上。我常常把想问他们的话藏在心里“哪来的自信?”中考结束,他们真的考上了。
时间再回到那个晚上,守完最后一个晚自习,我一身轻松的回到办公室,一束花摆在我的桌上。南方炎热的夏天,让那一束花看起来并不娇艳,但仍香气怡人。谁送来的?在花里,我找到了藏着的小纸条。居然是他们——我的组员。五位同学有住校生,有走读生,他们什么时候买的花?又藏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偷偷的把它摆在我的办公桌上?我不得而知。从小纸条上,我再也看不到他们的屌儿郎当。朱说:老师,我们违反校规给您送花,您别生气……花会枯萎,爱永不凋零。杰说:过去的一年,我犯了很多错误,还记了大过。在这给您说声对不起。……您的教诲,如春风,如润雨,永铭我心。板说:谢谢你三年的陪伴,让我从不懂事变成懂事。谢谢你照顾我们这些不太听话的学生,你的每根白发里都有一个调皮孩子的故事。左说:老师,过了今年六月,我连偷看你的机会都没有了。总以为毕业很遥远,当那一刻真的来临时,我为什么想哭呢?再见了,我的青春。再见了,陪伴我三年的老师,希望你永远开开心心,不要忘记我。王写了一首散文诗,我只读懂了最后一句,谢谢老师一年来的教诲。
那天晚上我久久坐在办公室的椅子上,回想起过去的一年,或许我有所付出,但我从来没有想象过我会从这五位“差生”身上得到回报,此时此刻,我会被他们的感谢激动不已。原来教育真的可以做到相互点亮,互相成就,而我完全可以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