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1-08 《每天学点儿逻辑学》76

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要使用到归纳论证,为什么呢?因为人类的生活太复杂了,如果沉浸在这个案例当中的话,有时候就会迷失在案例之中,没有办法找到人生的方向,因此,我们需要一些大的句子、大的概括。在这样的情况下,大的句子从哪里来?就要通过概括和归纳来。

但是归纳论证的问题是,它在生活中很有用,但是它有时候是不靠谱的。现在我们就碰到一个问题了,不靠谱到什么程度才是不可接受的?当中的标准是什么?真的是很难定。我们必须要看到的是,我们是在经验之理的层面上来处理这个问题,这个层面的特点是什么?就是关于靠谱不靠谱,它没有一个清楚的界限,它要根据你的经验来定。

如果它完全是根据经验来定,我现在在这里写这篇文章也碰到问题了,因为我写的内容也都是大词,讲的是普遍情况,天下的具体情况太多,我如果找不到一些普遍和抽象的原则,内容也没办法进行下去了。所以,我退而求其次,现在先不讨论哪些归纳论证肯定是靠谱的,作为入门,我先讨论哪些归纳论证肯定是非常不靠谱的,把这些极端的案例加以排除,余下来的这些归纳论证的例子是不是更靠谱一些。

1.三人成虎式的匆忙归纳与幸存者谬误

第一类非常不靠谱的归纳论证,就是所谓的匆忙归纳。什么叫匆忙归纳呢?就是从一部分很小的样本出发,仓促地得出了一个很大的结论。我们平常所说的三人成虎,也就是这么一个案例。

比如,中国人跑到国外去了,某些中国人可能是有一些不良的卫生习惯随地吐痰,或者是在社会秩序上有点问题不好好排队,但是一个外国人看到个别中国人是这种行为,他就做出了这样一个不太恰当的概括,说中国人都是这个样子。另外一个案例,如果你是一个巴黎奢侈品店的老板,看到大量中国人跑到这里买东西,都是玩了命地扫货,什么贵买什么,你也可能由此得出一个错误的印象,这个印象是中国人现在比我们法国人都富,这是因为你没有接触到那些穷的中国人。这都是仓促概括的具体案例。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0-01-08 《每天学点儿逻辑学》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