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贝走四方」水土宜陶,天赐景德

谈天说地,有“贝”而来。光影之间,方晓冷暖。大家好,我是天贝兄~

来到瓷都景德镇已经一周有余,惠风和畅,温度适宜,彼“瓷”为伴,乐不思家。

早餐过后,轻车熟路地来到雕塑瓷厂。直奔大学生创意商城,在此,小朋友与陶艺制作还有一个没有完成的约定。

系上围裙,浸湿双手,等待着老师把陶泥揉搓至软硬适中的状态。

当老师把揉好的陶泥放到转盘上时,一对充满期待的小眼睛闪现出一丝光芒。

随着转盘飞速旋转,老师用一双手轻轻把控着匀速转动的陶泥,加入适量的水,不断变换着它的形态。

小朋友轻轻地将手放到陶泥上,学着老师的样子,慢慢改变着它的形状。

虽然,小手无法将整座陶泥包裹住,却可以随心所欲改变其外观与姿态,神奇有趣,千变万化,小朋友的兴趣也一点点高涨起来。

不一会,一个陶盘便已然成型。继续用剩下的陶泥制作,挑战一下更为精致美观的茶杯陶器。

在老师的手把手指导下,小朋友玩得不亦乐乎,却又十分认真专注。

不得不说,陶艺这项拥有千年历史的传统艺术确实具有令人宁心静气、调理品性之功效。对于青少年而言,多多参与陶艺制作,可以提高专注力,舒缓浮躁情绪,提升审美能力与身体协调能力。不失为一门内外兼修的文化艺术。

完成了一个盘子和一个杯子的制作,心满意足的小朋友就需要耐心等待十几天。

老师会帮忙利胚、上釉,再送去烧制,然后再寄到家里。成品如何,到时候便可以见分晓。

中午,在金鼎广场吃上一顿种类齐全、无辣不欢的小吃集合午餐,便可以启程赶往中国陶瓷博物馆。

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其前身是景德镇陶瓷馆,创建于1954年,进入新世纪之后重新选址建设,并于2015年10月正式开放。

中国陶瓷博物馆藏品种类繁多、形式丰富,时间跨度很大,从新石器时代一直延续到新中国成立以来,陶瓷珍品总计约为3万余件。

通过游览陶瓷博物馆,我们对景德镇的了解从亲身感受的微观视角上升到了顺着历史长河追踪溯源的宏观认知。

景德镇是一座水土、气候都十分适合陶瓷生产的城市。

这里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这其中就包括了瓷石与高岭土等优质陶瓷用料。昌江川流不息,为此地构建了得天独厚的水运交通网络。

此外,这里植被茂密,品种完备,烧窑的理想燃料一应俱全。

正是在这种天赐地设的自然环境和地理环境中,勤劳智慧的能工巧匠专心于制陶,专注于瓷业,精益求精,传承千年,开创了景德镇辉煌的瓷业历史。

景德镇还是一座以年号为名的城市。宋代时,景德镇就以精致精妙的瓷器闻名于世。

宋初,皇家瓷器库就收藏了景德镇的青白瓷,供朝廷使用。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真宗帝遣官制瓷,贡于京师,并以其年号冠名“景德镇”。

景德镇自古就是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之一。能以陶瓷产业为支撑,传承发展一千多年,并促使整个城市繁荣兴盛,这在世界城市发展史上都是绝无仅有的。 

如今,瓷器已然成为千家万户必不可少的日常器具。景德镇的瓷器和瓷文化早已走向世界,名扬国际,跨越千年,历久弥新。

时至今日,大批“景漂”已经成为这座城市源源不断的文化储备力量与精神动力。

相信,有这样一群干劲十足、活力四射、创意无限、未来可期的年轻人,瓷都的发展必然会更加迅猛,我国的陶瓷文化与陶瓷工业也必将迎来一个充满希望与光明的黄金时代。

云淡风轻闲暇处,正是交心会友时。这里有影视作品中人生百态的理性分析,有美好生活中情感交流的真切感悟,有个人成长中前行力量的深入思考。在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同时,关注一路同行中我们的努力与成长,希望我们都能成为更好的自己。

你可能感兴趣的:(「天贝走四方」水土宜陶,天赐景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