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缘人士

文/如如我慧

其实我这个人总体来说是比较正能量的,因为每天都有很多事情做,来不及去考虑负能量。即使去看亲戚时,亲戚的心理状态那么不好,我都会耐心劝导,内心不会受到影响而低落,尽力用正面话语引导。无奈,今天我内心里突然又有了一阵迷茫。

昨天应朋友夫妻俩邀请,我去他家做客。我们凑在一块四个人,除了我和夫妻俩,还有一个大哥只比我大几岁。我们几个经常在一起聊天,出去野餐,在一起讨论绘画。可以说,关系比较铁。所以,我们很自然的就去了他家。

讲真,他们家人真的很好客,人很善良又实在。朋友妈妈很细心,一直给我们端茶倒水,嘴里不住的念叨自己儿子的好处。朋友媳妇一直忙活着给我们做好菜吃。朋友爸爸特意从班上抽空回来陪我们聊天喝酒。一家人都忙着招待我们,不亦乐乎。酒足饭饱之后已是夜晚,我们在他们家里住下了。

跟善良的一家人相比,我就显得有些木讷了。对于招待客人,跟老人家长里短的,我还真不擅长。也没有眼神时刻看着人家需要什么,然后帮助一下。而比我大几岁的大哥,就显得勤快很多。会帮着摘菜,洗菜,跟老人聊天。

看着这一切,我有些迷离。记得以前我还特别羡慕这样的幸福家庭。我小的时候,父母就吵架的,除了吵架就是忙着工作,很少和我们互动,也经常顾不上家。我们饿肚子那是常有的是,有饭吃我们就很满足,对于饺子啊,肉啊等好吃的,我们都没有太多的欲望。吃到嘴里都一样。我们的头脑里只有好好学习,做一个听话的讲礼貌的好孩子。而且,我自认为我们做到了。

可我的生活看起来是不幸的,婚姻一直不顺利,这可能是女人最大的悲哀了吧。

在经过漫长的自我疗愈和修心养性,我慢慢的把自我找回来了。也不会再把幸福婚姻作为生活的目标,转而投入自己的工作和爱好。写作,画画,阅读,演讲,讲课,我都做得不亦乐乎。就这样的,渐渐的,我看待别人的幸福时,会有不同的眼光了。

比如,我的这个朋友,每天都忙碌着,为了赚更多的钱,起早贪黑,非常勤奋的创业。一家老小,都依靠他,他也是一个负责任的人。可他却总是对生活有种不太乐观的看法,不敢停下来休息,否则就会有种不安全的感觉,只有拼命的干事,才会心安。那种状态是紧张的。

朋友的媳妇也很优秀,从来不多言多语,可是勤快善良的很。很少听到她抱怨什么,只见她尽力而为。为人更是洒脱,不会瞻前顾后,不会犹犹豫豫,两个人的性格略有不同。

只是到现在,两个人都还没有孩子。这在农村来讲应该是令人着急的事情。

在我们国家,幸福的生活从来都是家庭美满,其乐融融,儿孙满堂。可不是每家都能达成所愿。即使不能心想事成,也要以婚姻的形势,来成全一个幸福之家。这是一个不变的原则和道理。

像我这样的单身就显得与社会格格不入了。即使再坚强的女性,在有着这样文化的社会里,不可避免的处于弱者的地位。要内心多年强硬和坚强,才会造就一个优秀独立女性。虽然我一直在努力,可我不得不承认自己就是一个平凡人,我做着平凡的事情。

与我不同,那位大我几岁的大哥,离异多年,一直和一个单亲妈妈生活在一起,带着个孩子组建了临时之家。只有这样,这个大哥才看起来才圆满,不孤独。连为人处世,也看起来很正常了。可他偏偏对我挺好,有点那个意思。

我尽量与他保持距离。而无奈的是,我们四个同事,每天都在一起工作,距离太近了,几乎是形影不离的。我所保持的距离,经常会被他打破。他不厌其烦的组织大家聚会,聚餐,写生,旅行。我如果不参加,就会很孤立,况且四个人都很好。如果参加了,内心里却总是设法保持距离,以免引起误会,内心里还是有些累的。

之所以这么做,也是内心里有一线希望吧,希望能遇到与自己心意相通的人。即使不能遇到,也不会将就着跟谁一起过。如果仅仅为了生存,仅仅为了让自己好过些,而这样随便的和人同居生活,不符合我的个性。

生存,不分好坏,只看你怎样评判。

如果,内心持有一种观点,并为之坚持下去,可能会无果而终,也可能会赢来新生。这其中有50%的几率。我选择了持有自己的观点。也选择了一种看起来比较边缘的生活方式。

上帝的安排从来不是随意的,一定对我来说都是最好的。别人的幸福,不能复制到自己身上。而我们自己却可以选择创造自己的幸福。人生不能依赖外界,只能依赖自己的内在。

即使边缘,也无悔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边缘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