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简读(十五)

3.23 子语(yù)鲁大(tài)师乐,曰:“乐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从(zòng)之,纯如也,缴如也,绎如也,以成。”

孔子和鲁国的音乐总指挥谈论乐理,他说:乐理是可以知道的。演奏开始时,舒缓地展开序章,紧接着发出洪亮清彻的声音,进而热烈达到高潮,最后收尾时又绵绵不绝、余音袅袅,完成终章。

可见,孔子很不一般,不仅文彩菲然,还是个热爱音乐、:深音乐人,不仅可以直接演奏音乐、唱诵《诗经》,而且在礼仪中很注意器乐的配合。所以鲁国的音乐总指挥也可以把彼此当作内行。

3.24 仪封人请见,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从者见之。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仪这个地方的边境官员请求见孔子,他说:凡是来到本地的君子,我从来没有不见一面的。随从的弟子请孔子见了他。他出来后说道:你们几位何必忧心忡忡、患得患失呢?天下无道失序的时间已经太长了,上天将会让你们的老师出来做警世的木铎。

仪:指的是卫国的一个地方;封人,就是防守边境负责管理的小官。

木铎:是一种铜壳木舌的铃铛,古代官府有什么事要宣布,就摇这种铃铛召集大家。卫国的边境官用它来比喻孔子。

3.25 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孔子评论《韶》乐时说:完美到了极致,也完善到了极致。评论《武》乐时说:完美到了极致,但还不够完善。

《韶》是帝舜时的乐曲;《武》是周武王时的乐曲。古代帝王治理天下,都会编排音乐舞蹈来记录歌唱自己的功德。孔子这么说,是因为舜是凭禅让拥有天下的,但周武王讨伐纣王才取得了天下。暴力总是让老夫子感到有一些遗憾。

3.26 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孔子说:身居上位却不能宽厚待下,行礼如仪却没有诚恳之心,参加丧礼却没有悲哀之情,对于这样的人,我还能怎么看他呢?

孔子所说的礼,可以解释为社会应该尊循的秩序,具有普遍的规范性,违礼是要受到指责甚至要承担一定后果的。

出自《论语·八佾篇》的成语

是可忍,孰不可忍、了如指掌、哀而不伤、既往不咎、尽善尽美

                                        2019.1.15

你可能感兴趣的:(论语简读(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