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算(四)

今天聊一聊四则运算在估算中的应用。

常用的四则运算规律,是小学计算的基础。所谓的四则运算规律应用于估算,实际上还包含两个运算规律,就是交换律和分配率。

怎样利用这些归规律进行估算呢?就是进行一些简单简略,再配合运算规律进行概述的计算。

举个例子,32*98,比较接近的就是32*100。

这里忽略了一个32*2,可以直接去减,获取一个准确的得数,但这不是我想讨论的。

我想讨论的是估算出是一个大约的得数在什么范围,有什么特性。

上面的讨论可以确定,32*98,应该是一个小于3200,但大于3100的数;由于少算了一个32*2,是一个偶数,呢么得数也是一个偶数。

好了有了这几个特征,在一些选择题中,我们有可能快速取得答案。

还有一个些有意思的题是这样的,一大堆数字的连加、连减或者加减混合。一般的方法是从个位开始,应用补数、余数等技巧,进行准确计算。

但这不在我的讨论中,我要讨论的是估算。

好比1348+34+22+439+362+3452+743+34=

我的经验是先加最高位,即千位,得4;然后加百位,得21;这和精确计算都没有太多区别,只是顺序不同而已。

接下来就不一样了,十位将大于5的记做10,小于五的直接放弃,得20,各位直接放弃。

得数是6300。

精确计算是6434,差134,误差率2%左右。用于普通的购物估算,还是考试的选择题,都已经足够了。关键是计算速度提高了很多。

大家如果觉得我设定了例题比较特殊,可以尝试在课本的计算题,或者某次的超市购物清单上进行一下尝试,只精确计算最高的两位数,第三位使用四舍五入,再后面的数位直接放弃来试试。

好了,今天就聊到这里,明天聊一聊利用余数和补数进行估算。

你可能感兴趣的:(估算(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