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主页:小韩学长yyds-CSDN博客
⛺️ 欢迎关注:点赞 留言 收藏
箴言:拥有耐心才是生活的关键
目录
一、引言
二、Redisson 简介
三、看门狗机制原理剖析
3.1 自动续期核心逻辑
3.2 锁释放与取消续期
3.3 核心源码深度解读
3.3.1 scheduleExpirationRenewal 方法
3.3.2 renewExpiration 方法
3.3.3 cancelExpirationRenewal 方法
四、应用场景与优势
4.1 长时间任务场景
4.2 执行时间不确定场景
4.3 提升系统可靠性
五、使用示例与注意事项
5.1 代码示例展示
5.2 参数配置要点
5.3 避免死锁策略
六、总结与展望
在当今的分布式系统开发中,随着业务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复杂度的提升,确保多个节点之间对共享资源的安全访问成为了一个关键挑战。分布式锁作为一种重要的同步机制,应运而生,它能够有效地控制多个进程或线程对共享资源的并发访问,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
想象一下,在一个大型电商系统中,库存是一种共享资源。当多个用户同时下单购买同一件商品时,如果没有有效的同步机制,就可能出现超卖的情况,导致库存数据不一致,给商家和用户都带来损失。分布式锁就像是一个 “交通警察”,在这种高并发的场景下,它能够确保同一时间只有一个线程可以对库存进行操作,避免了数据冲突和不一致的问题。
在众多实现分布式锁的方案中,基于 Redis 的 Redisson 框架脱颖而出,它提供了丰富且强大的分布式工具和服务。而 Redisson 的看门狗机制(Watchdog),更是为分布式锁的使用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极大地提升了分布式锁在复杂业务场景下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接下来我们就来深入探究一下这个神奇的机制。
Redisson 是一个基于 Redis 的 Java 驻内存数据网格(In-Memory Data Grid),它不仅提供了一系列的分布式的 Java 常用对象,还实现了许多分布式服务,如分布式锁、分布式集合、分布式队列等 。它的宗旨是促进使用者对 Redis 的关注分离,从而让使用者能够将精力更集中地放在处理业务逻辑上。
Redisson 提供了丰富的分布式特性,使其在分布式系统开发中备受青睐:
- 分布式锁:支持可重入锁、公平锁、读写锁、红锁等多种分布式锁机制。在电商系统中,防止超卖现象就可以使用 Redisson 的分布式锁,保证同一时间只有一个线程可以对商品库存进行操作;在订单系统中,防止同一订单被多次处理也能借助其实现。
- 分布式集合:提供分布式 Set、List、Map 等集合类型,支持高并发环境下的数据操作。例如,在一个多节点的分布式爬虫系统中,可以使用 Redisson 的分布式 Set 来存储已经爬取过的 URL,避免重复爬取。
- 分布式队列:支持分布式阻塞队列、延迟队列等,适用于任务调度和消息传递场景。像分布式任务调度系统中,就可以利用 Redisson 的延迟队列来实现任务的定时执行。
- 分布式对象:提供分布式 AtomicLong、AtomicDouble、CountDownLatch、Semaphore 等对象,简化分布式系统的开发。在分布式系统中统计在线用户数量时,使用 Redisson 的分布式 AtomicLong 就可以实现原子性的计数操作 。
而看门狗机制作为 Redisson 分布式锁的关键特性,在保证分布式锁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主要用于自动管理锁的持有时间,确保在对共享资源进行操作时锁不会意外过期,从而避免潜在的并发问题 。
当客户端使用 Redisson 获取分布式锁时,如果没有指定锁的过期时间,Redisson 就会启动其看门狗机制。该机制基于 Netty 时间轮来实现定时任务的调度 。
在获取锁成功后,Redisson 会启动一个定时任务,默认情况下,这个定时任务每 10 秒会向 Redis 服务器发送一次请求,目的是更新锁的过期时间。每次更新,锁的过期时间会被延长 30 秒。这样一来,只要持有锁的客户端正常运行,锁就会一直保持有效,避免了因业务逻辑执行时间过长而导致锁意外过期被其他客户端获取的问题 。
例如,在一个电商订单处理系统中,订单创建和库存扣减等操作需要获取分布式锁来保证数据一致性。假设这些操作可能因为网络延迟、数据库事务处理等原因需要较长时间执行,如果没有看门狗机制,锁可能在操作未完成时就过期,导致其他线程也能获取锁并进行操作,从而出现数据不一致的情况。而有了看门狗机制,锁会在业务执行过程中不断续期,确保整个业务操作的原子性和数据一致性 。
当客户端完成对共享资源的操作后,会主动调用释放锁的方法。此时,Redisson 会执行一系列操作来确保锁的正确释放,并取消看门狗的自动续期操作 。
具体来说,Redisson 会向 Redis 发送释放锁的命令,同时从维护的续期任务列表中移除与该锁相关的定时任务,这样就停止了对锁的过期时间的刷新。如果在释放锁的过程中出现异常,Redisson 也会进行相应的异常处理,保证系统的稳定性 。
当客户端宕机时,由于客户端无法再执行定时任务,看门狗的自动续期操作自然也会停止。经过一段时间(默认 30 秒)后,锁的过期时间到达,Redis 会自动删除该锁,从而使得其他客户端有机会获取锁,继续对共享资源进行操作 。
在 Redisson 的源码中,scheduleExpirationRenewal方法是启动锁过期续期机制的关键。该方法在客户端成功获取锁后被调用。
首先,它会创建一个ExpirationEntry对象,这个对象用于存储锁的过期相关信息,比如持有锁的线程 ID 等 。
接着,通过EXPIRATION_RENEWAL_MAP.putIfAbsent()方法将新创建的ExpirationEntry添加到一个用于续期的 map 中。如果该条目已经存在,说明已有其他线程在对该锁进行续期操作,此时只需将当前线程 ID 添加到现有条目中即可 。
如果是第一次创建该条目,即没有其他线程正在续期该锁,那么就会调用renewExpiration()方法来启动定时任务,开始对锁进行续期操作 。
在执行续期操作的过程中,如果当前线程被中断,会调用cancelExpirationRenewal(threadId)方法来取消续期操作,以确保系统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
private void scheduleExpirationRenewal(long threadId) {
ExpirationEntry entry = new ExpirationEntry();
ExpirationEntry oldEntry = EXPIRATION_RENEWAL_MAP.putIfAbsent(getEntryName(), entry);
if (oldEntry != null) {
oldEntry.addThreadId(threadId);
} else {
entry.addThreadId(threadId);
renewExpiration();
}
}
renewExpiration方法的主要职责是定期刷新锁的过期时间,以实现锁的自动续期。
首先,它会通过EXPIRATION_RENEWAL_MAP.get(getEntryName())获取锁对应的ExpirationEntry,这个条目保存了锁的相关信息,包括持锁的线程 ID 等 。
然后,通过commandExecutor.getServiceManager().newTimeout()创建一个定时任务,这个任务会在internalLockLeaseTime / 3毫秒后执行,目的是定时刷新锁的过期时间。这样的时间间隔设置通常是为了确保在锁的过期时间到达之前就进行续期操作 。
每次定时任务执行时,会再次从EXPIRATION_RENEWAL_MAP中获取锁的过期条目,并检查其中的线程 ID。如果线程 ID 为空,表示没有线程持有该锁,直接返回,不再进行续期操作 。
如果线程 ID 不为空,则通过调用renewExpirationAsync(threadId)方法来异步续期锁的过期时间。在续期操作完成后,会通过whenComplete方法处理续期结果。如果续期成功(结果为true),则重新调度续期任务,继续为锁续期;如果续期失败,会调用cancelExpirationRenewal(null)方法来取消续期操作,并清除相关的过期条目 。
private void renewExpiration() {
ExpirationEntry ee = EXPIRATION_RENEWAL_MAP.get(getEntryName());
if (ee == null) {
return;
}
Timeout task = commandExecutor.getServiceManager().newTimeout(new TimerTask() {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Timeout timeout) throws Exception {
ExpirationEntry ent = EXPIRATION_RENEWAL_MAP.get(getEntryName());
if (ent == null) {
return;
}
Long threadId = ent.getFirstThreadId();
if (threadId == null) {
return;
}
RFuture future = renewExpirationAsync(threadId);
future.whenComplete((res, e) -> {
if (e != null) {
log.error("Can't update lock " + getRawName() + " expiration", e);
return;
}
if (res) {
renewExpiration();
} else {
cancelExpirationRenewal(null);
}
});
}
}, internalLockLeaseTime / 3, TimeUnit.MILLISECONDS);
ee.setTimeout(task);
}
cancelExpirationRenewal方法在解锁操作时被触发,其作用是结束对锁的过期时间的续期操作 。
该方法首先从EXPIRATION_RENEWAL_MAP中获取与锁对应的ExpirationEntry。如果获取不到,说明该锁可能已经不再被管理或者从未进行过续期操作,直接返回 。
如果获取到了ExpirationEntry,并且传入了线程 ID,则从该条目中移除对应的线程 ID。如果没有传入线程 ID,或者移除线程 ID 后条目中没有其他线程持有该锁了,就会取消定时续期任务,并从EXPIRATION_RENEWAL_MAP中移除该过期条目,从而结束对该锁的续期操作 。
protected void cancelExpirationRenewal(Long threadId, Boolean unlockResult) {
ExpirationEntry task = EXPIRATION_RENEWAL_MAP.get(getEntryName());
if (task == null) {
return;
}
if (threadId != null) {
task.removeThreadId(threadId);
}
if (threadId == null || task.hasNoThreads()) {
Timeout timeout = task.getTimeout();
if (timeout != null) {
timeout.cancel();
}
EXPIRATION_RENEWAL_MAP.remove(getEntryName());
}
}
通过对这几个核心方法的深入分析,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 Redisson 看门狗机制在源码层面的实现细节,这对于我们在实际项目中正确使用和优化 Redisson 分布式锁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在许多实际业务中,经常会遇到需要执行长时间任务的情况,比如电商系统中的订单数据统计分析、金融系统中的复杂报表生成等 。以电商系统为例,在每月的销售数据统计时,可能需要从多个数据库表中查询数据,并进行复杂的计算和汇总操作,这个过程可能需要持续数小时甚至更长时间。
在这种长时间任务场景下,如果使用普通的分布式锁,并且设置了固定的过期时间,很可能会出现任务还未执行完成,锁就已经过期的情况。这会导致其他线程获取到锁,从而引发数据一致性问题。而 Redisson 的看门狗机制则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
当使用 Redisson 获取分布式锁并启动看门狗机制后,在执行订单数据统计任务的过程中,看门狗会定期将锁的过期时间延长,确保在整个统计任务执行期间,锁不会因为超时而被其他线程获取。这样就保证了统计任务的原子性和数据的一致性,使得统计结果能够准确可靠 。
在分布式系统中,还存在一些执行时间不确定的任务场景,例如在一个在线教育平台中,当教师发布课程资料时,系统需要等待文件上传完成(等待用户输入完成),而文件大小不同、网络状况不稳定等因素会导致上传时间不确定 。又比如在一个分布式消息队列系统中,消息的处理时间可能因为消息内容的复杂程度不同而有所差异(异步调用场景) 。
在这些执行时间不确定的场景下,如果使用普通的分布式锁,很难准确设置锁的过期时间。设置过短,可能导致锁提前过期,引发并发问题;设置过长,又可能影响系统的并发性能。Redisson 的看门狗机制为这类场景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 。
以在线教育平台的文件上传为例,当教师获取分布式锁开始上传文件时,看门狗机制会自动启动。在文件上传过程中,无论上传时间是长是短,只要上传操作没有完成,看门狗就会不断地为锁续期,保证锁不会意外丢失。只有当文件上传成功,教师完成了对共享资源(如课程资料存储目录)的操作并释放锁后,看门狗才会停止续期操作,从而确保了整个文件上传和课程资料发布过程的安全性和一致性 。
在高并发环境下,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是至关重要的。分布式锁作为控制共享资源访问的关键机制,其可靠性直接影响到整个系统的运行 。
Redisson 的看门狗机制通过减少锁意外释放的风险,极大地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在一个大型的分布式电商系统中,可能同时有数千个用户进行购物、下单、支付等操作,这些操作都涉及到对共享资源(如库存、订单数据等)的访问。如果分布式锁频繁出现意外释放的情况,就会导致数据不一致,如超卖、订单重复处理等问题,严重影响用户体验和商家的利益 。
而看门狗机制的存在,使得锁在被持有期间能够得到有效的管理和续期。即使在网络波动、节点故障等异常情况下,只要持有锁的客户端还在正常运行,锁就不会被意外释放。这就保证了在高并发环境下,各个线程对共享资源的访问是有序且安全的,从而提升了整个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为电商系统的稳定运行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
下面是一个使用 Redisson 获取分布式锁并启用看门狗机制的完整代码示例:
import org.redisson.Redisson;
import org.redisson.api.RLock;
import org.redisson.config.Config;
public class RedissonWatchdogExample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
// 创建 Redisson 配置
Config config = new Config();
// 设置Redis服务器地址,这里使用本地单机模式
config.useSingleServer().setAddress("redis://127.0.0.1:6379");
// 创建 Redisson 客户端实例
Redisson redisson = Redisson.create(config);
// 获取分布式锁,锁的名称为 "myLock",可根据业务实际情况进行命名
RLock lock = redisson.getLock("myLock");
try {
// 尝试获取锁,等待30秒获取锁,如果30秒内获取不到则返回false
// 这里没有显式指定leaseTime(锁的持有时间),因此会启用看门狗机制
boolean locked = lock.tryLock(30, TimeUnit.SECONDS);
if (locked) {
System.out.println("获取锁成功,开始执行业务逻辑...");
// 模拟业务逻辑处理时间,这里设置为60秒
Thread.sleep(60000);
} else {
System.out.println("获取锁失败,无法执行业务逻辑。");
}
} finally {
// 确保最终释放锁,无论业务逻辑执行是否成功或出现异常
if (lock.isHeldByCurrentThread()) {
lock.unlock();
System.out.println("锁已成功释放。");
}
// 关闭 Redisson 实例,释放相关资源
redisson.shutdown();
}
}
}
在上述代码中:
- 首先通过Config配置 Redisson 连接到本地的 Redis 服务器。
- 然后使用Redisson.create(config)创建 Redisson 客户端实例。
- 通过redisson.getLock("myLock")获取名为myLock的分布式锁。
- 使用lock.tryLock(30, TimeUnit.SECONDS)尝试获取锁,等待时间为 30 秒。由于没有指定锁的持有时间(leaseTime),所以会启用看门狗机制。
- 如果成功获取到锁,就会执行模拟的业务逻辑(这里通过Thread.sleep(60000)模拟业务逻辑执行需要 60 秒)。
- 最后在finally块中,通过lock.unlock()释放锁,并关闭 Redisson 实例 。
在 Redisson 中,lockWatchdogTimeout参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用于设置看门狗机制中锁的自动过期时间,默认值为 30 秒 。
当客户端获取分布式锁时,如果没有指定锁的过期时间(即使用看门狗机制),Redisson 会按照lockWatchdogTimeout的值来管理锁的过期时间。例如,默认情况下,看门狗会每隔 10 秒(lockWatchdogTimeout的三分之一)检查一次,并尝试将锁的过期时间延长至 30 秒 。
在配置lockWatchdogTimeout时,需要根据实际业务场景进行合理设置:
- 业务执行时间较长的场景:如果业务逻辑执行时间通常较长,比如一些大数据处理任务、复杂的报表生成任务等,可能需要将lockWatchdogTimeout设置得长一些,以确保在业务执行期间锁不会意外过期。假设一个报表生成任务平均需要 2 分钟才能完成,那么可以将lockWatchdogTimeout设置为 3 分钟甚至更长,以避免锁在任务执行过程中过期 。
- 高并发场景:在高并发环境下,过多的锁长时间占用资源可能会影响系统的并发性能。此时,lockWatchdogTimeout不宜设置过长,以免导致其他客户端长时间等待获取锁。例如,在一个电商秒杀系统中,大量用户同时抢购商品,每个抢购操作获取锁的时间较短,但并发量非常高。这种情况下,lockWatchdogTimeout可以设置得相对较短,如 10 秒左右,既能保证在抢购操作执行期间锁的有效性,又能提高系统的并发处理能力 。
如果lockWatchdogTimeout设置得过短,可能会导致在业务逻辑还未执行完成时,锁就因为看门狗续期不及时而过期,从而引发并发问题;如果设置得过长,虽然能保证锁的安全性,但可能会降低系统的并发性能,因为其他客户端需要等待更长时间才能获取到锁 。
虽然 Redisson 的看门狗机制大大降低了锁意外释放的风险,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仍然可能出现死锁的情况 。
例如,当持有锁的客户端在执行完业务逻辑后,由于某些异常(如网络中断、系统崩溃等)导致未能正常释放锁,而看门狗又因为无法与 Redis 通信(如 Redis 服务器故障)而无法续期锁,此时就可能出现死锁 。
为了避免死锁的发生,除了依赖看门狗机制外,还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 设置合理的最大持有时间:在获取锁时,可以结合业务实际情况,设置一个合理的最大持有时间(leaseTime)。例如,在一个订单处理系统中,订单创建和库存扣减等操作通常在 1 分钟内可以完成,那么在获取锁时可以设置leaseTime为 2 分钟,这样即使出现异常,锁也会在 2 分钟后自动释放,避免了死锁的发生 。
- 实现超时处理机制:在业务逻辑中,加入超时处理机制。当业务执行时间超过一定限度时,主动放弃对共享资源的操作,并释放锁。比如在一个分布式任务调度系统中,每个任务的执行时间如果超过 30 分钟,就判定为超时,此时任务会自动停止执行,并释放获取的分布式锁 。
- 监控与报警:建立锁的监控机制,实时监测锁的获取、释放和续期情况。当发现某个锁长时间未被释放或者出现异常的续期情况时,及时发出报警通知运维人员进行处理。可以使用一些监控工具,如 Prometheus 和 Grafana,对 Redisson 分布式锁的状态进行监控和可视化展示 。
通过以上多种策略的结合使用,可以有效地避免死锁的发生,提高分布式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
Redisson 的看门狗机制作为分布式锁实现中的关键特性,为解决分布式系统中锁的过期问题提供了一种高效、可靠的解决方案。通过自动续期的方式,它确保了在复杂的业务场景下,尤其是在长时间任务和执行时间不确定的场景中,分布式锁能够始终保持有效,避免了因锁过期而引发的数据不一致和并发冲突等问题 。
从原理上看,看门狗机制基于 Netty 时间轮实现定时任务调度,巧妙地利用 Redis 的原子操作来更新锁的过期时间,保证了续期操作的原子性和高效性。通过对核心源码的分析,我们深入了解了其内部实现细节,这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这一机制,还能在遇到问题时进行更有效的排查和优化 。
在应用场景方面,无论是电商系统中的订单处理、金融系统中的复杂计算,还是在线教育平台中的资源管理等,Redisson 看门狗机制都展现出了强大的适应性和优势,为分布式系统的稳定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
展望未来,随着分布式系统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场景的日益丰富,对分布式锁的可靠性和性能要求也将越来越高。Redisson 看门狗机制有望在以下几个方面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
- 性能优化:随着硬件技术的发展和分布式系统规模的不断扩大,Redisson 可能会进一步优化看门狗机制的性能,减少其在续期过程中的资源消耗和网络开销,以适应高并发、大规模分布式系统的需求 。
- 与云原生技术的融合:在云原生时代,容器编排工具(如 Kubernetes)被广泛应用。Redisson 看门狗机制可能会更好地与这些云原生技术融合,提供更便捷、高效的分布式锁解决方案,助力云原生应用的开发和部署 。
- 功能扩展:除了现有的自动续期功能,未来可能会增加更多的功能特性,如更灵活的锁策略配置、对多种 Redis 部署模式(如集群模式、哨兵模式)的更好支持等,以满足不同业务场景的多样化需求 。
作为 Java 开发者,在构建分布式系统时,合理运用 Redisson 的看门狗机制能够显著提升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希望本文的介绍和分析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这一强大的机制,在实际项目中充分发挥其优势,为分布式系统的开发带来更多的便利和价值 。
结语
如果此文对你有帮助的话,欢迎关注、点赞、⭐收藏、✍️评论,支持一下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