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MI(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 Integration)是一种用于评估和改进组织流程成熟度的模型。CMMI分为五个级别,每个级别代表组织在流程管理和改进方面的不同成熟度。以下是区分CMMI五个级别的方法:
在初始级,组织的流程通常是临时的、无序的,且缺乏标准化。项目的成功依赖于个人的努力和能力,而不是系统化的流程。组织没有明确的流程管理,项目结果难以预测。
在初始级,组织的过程通常是不可预测的,缺乏明确的管理和控制。例如,一家小型软件开发公司可能没有标准化的开发流程,每个项目都依赖于个别开发人员的经验和技能,导致项目结果不一致,进度和成本难以控制。
【一般这个级别很少考,考也容易辨认,单靠个人努力】
在已管理级,组织开始建立基本的项目管理流程。项目计划、监控和控制流程被定义和执行,确保项目在预算和时间范围内完成。组织能够重复成功项目的经验,但流程仍然主要针对单个项目。
例如,一家中型制造企业可能已经建立了项目管理流程,能够跟踪项目的进度、成本和质量,确保项目在预定的时间和预算内完成。
【确保项目在预定的时间和预算内完成】
在已定义级,组织建立了标准化的流程,并在整个组织范围内应用。这些流程被文档化,并且可以根据项目的具体需求进行裁剪。组织能够通过标准化的流程管理多个项目,确保一致性和可预测性。
例如,一家大型IT服务公司可能已经定义了软件开发的标准流程,包括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和部署,确保所有项目都遵循相同的流程,提高一致性和可预测性。
【确保所有项目都遵循相同的流程】
在量化管理级,组织开始使用定量数据来管理和控制流程。通过收集和分析数据,组织能够预测流程性能,并在出现偏差时采取纠正措施。流程的改进基于数据和统计分析,确保更高的效率和效果。
例如,一家全球化的汽车制造公司可能使用统计过程控制(SPC)来监控生产线的质量,通过分析数据来识别和解决潜在问题,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定量数据来管理和控制流程】
在优化级,组织持续改进其流程,以应对不断变化的需求和目标。通过创新和技术改进,组织能够优化流程性能,并实现持续的质量提升。组织不仅能够预测和纠正问题,还能够主动预防问题的发生。
通过理解每个级别的特征,可以更好地评估组织的流程成熟度,并制定相应的改进策略。
例如,一家领先的科技公司可能采用敏捷开发方法和持续集成/持续交付(CI/CD)实践,通过自动化测试和部署流程,快速响应市场变化,持续提升产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优化流程性能,并实现持续的质量提升】
CMM(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能力成熟度模型)是用于评估和改进软件开发过程的一种框架。CMM分为五个等级,每个等级代表组织在软件开发过程中的成熟度和能力。
在初始级,软件开发过程通常是临时的、无序的,甚至可能是混乱的。项目成功依赖于个人的努力和英雄主义,缺乏系统化的管理。过程不可预测,难以重复。
在可重复级,组织已经建立了基本的项目管理过程,能够跟踪成本、进度和功能。项目成功可以重复,但过程仍然依赖于个人的经验和技能。关键过程包括软件配置管理、软件质量保证、软件子合同管理、软件项目跟踪与监督、软件项目策划、软件需求管理等。【6个过程】
在已定义级,组织已经将软件开发过程标准化,并形成了文档化的标准过程。这些标准过程被用于所有项目,并且可以根据具体项目进行裁剪。组织开始关注过程的持续改进,关键过程包括同行评审、组件协调、软件产品工程、集成软件管理、培训大纲、组织过程定义、组织过程焦点等。【7个过程】
在已管理级,组织通过定量管理来控制软件开发过程。过程性能被量化,并且通过统计技术进行管理。组织能够预测过程性能,并在出现偏差时采取纠正措施。关键过程包括软件质量管理、定量过程管理等。【2个过程】
在优化级,组织专注于过程的持续改进。通过定量反馈和新技术、新方法的引入,组织能够不断优化其过程。关键过程包括过程更改管理、技术改革管理、缺陷预防等。【3个过程】
初始级:一个初创公司,开发过程完全依赖于开发者的个人能力,没有明确的需求文档和项目管理工具。
可重复级:一个中小型企业,能够使用项目管理工具跟踪项目进度,但每个项目的管理方式可能不同,依赖于项目经理的经验。
已定义级:一个大型企业,拥有标准化的开发流程和文档,所有项目都遵循这些标准流程,并根据具体需求进行适当调整。
已管理级:一个成熟的企业,通过量化指标来管理开发过程,能够预测项目进度和质量,并在出现偏差时及时调整。
优化级:一个领先的企业,不断引入新技术和方法,通过数据分析和反馈机制持续优化开发过程,追求卓越。
通过这五个等级的区分,组织可以了解自身在软件开发过程中的成熟度,并制定相应的改进策略。
某软件企业在项目开发过程中目标明确,实施过程遵守既定的计划与流程,资源准备充分,权责到人,对整个流程进行严格的监测,监控与审查,符合企业管理体系与流程制度。因此,该企业达到了CMMI评估的()
A、可重复级 B、已定义级 C、量化级 D、优化级
解析:流程清晰权责分明,已经定义了标准规范制度,但还没达到量化,因此是已定义级
为达到过程能力成熟度模型第二级,组织机构必须具有3个关键过程域。是否正确?
解析:为了达到过程能力成熟度模型的第二级,组织机构必须具有6个关键过程域(KPA)
软件配置管理、软件质量保证、软件子合同管理、软件项目跟踪与监督、软件项目策划、软件需求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