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acle adg追加归档,ADG中归档日志如何自动管理

幸运的是,在11g环境里面,上述的几点很容易就满足,那就是只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使用快速恢复区(fast recovery area),在10g版本的文档中称为闪回恢复区(flash recovery area),老实说,一直不太明白为什么取名叫闪回恢复区,难道是因为10g有了数据库闪回功能?在RAC中,毫无疑问快速恢复区最好是置放在ASM上。

为快速恢复区指定合适的空间。首先我们需要预估一个合理的归档保留时间长。比如由于备份系统问题或Data Guard备库问题、维护等,需要归档保留的时间长度。假设是24小时,再评估一下在归档量最大的24小时之内,会有多少量的归档?一般来说是在批量数据处理的时候归档量最大,假设这24小时之内归档最大为200G。注意对于RAC来说是所有节点在这24小时的归档量之和。最后为快速恢复区指定需要的空间量,比通过参数db_recovery_file_dest_size指定快速恢复区的大小。这里同样假设快速恢复区们存放归档日志。

在备库上指定快速恢复区以及为快速恢复区指定合适的大小,在备库上指定快速恢复区的大小主要考虑的是:切换成为主库后归档日志容量;如果主库归档容量压力大,备库能否存储更多的归档日志以便可以通过备库来备份归档日志。

对主库和备份使用RMAN配置归档删除策略:CONFIGURE ARCHIVELOG DELETION POLICY TO APPLIED ON ALL STANDBY;

完成了上述几个步骤,那么归档管理的要求基本上就达到了。通过这样的设置,实现的效果如下:

归档日志如果没有应用到备库,那么在RMAN中使用backup .... delete inputs all和delete archivelog all不会将归档日志删除。但但是请注意如果是使用delete force命令则会删除掉归档,不管归档有没有被应用到备库。

如果归档日志已经应用到了备库,那么在RMAN中使用backup .... delete inputs all和delete archivelog all可以删除归档日志,在正常情况下,由于归档日志可能很快应用到Data Guard,所以在RMAN备份之后可以正常删除归档日志。RMAN也不需要使用特别的备份脚本,也不必担心人为不小心使用。delete archivelog all命令删除了归档。

备库的归档日志存储到快速恢复区中,备库的快速恢复区空间紧张时,会自动删除已经应用过的较早的归档日志以释放空间,这样便可以实现备库的归档日志完全自动管理。

如果由于备份异常或Data Guard异常,在快速恢复区空间紧张时,Oracle在切换日志时,会自动删除掉已经应用过的归档日志,以释放空间。但是如果归档日志没有应用到Data Guard,那么归档日志不会被删除。这种情况下,快速恢复区的归档可能会增加到空间耗尽,最后就会出现数据库不能归档,数据库挂起的问题。

注意上面最后一点,当快速恢复区空间紧张时,Oracle开始删除归档日志,删除的条件还包括归档日志已经应用到备库,这种情况下如果归档日志还没有备份,也会被删除掉。这里的问题是,文档中描述的快速恢复区空间紧张,具体是指什么时间?也就是快速恢复区的空间消耗多少百分比的时候才算是空间紧张?在MOS文章《Files being deleted in the flash recovery area, messages in the alert log Deleted Oracle managed file (Doc ID 1369341.1)》里面有提到,空间使用率达到80%以后就开始删除文件(归档日志)。

Oracle在往快速恢复区存储文件时,其步骤大概是这样的:Oracle估计需要的空间大小(切换日志时就是归档日志大小),

你可能感兴趣的:(oracle,adg追加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