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mulink 是 MATLAB 中强大的模型化设计工具,广泛用于控制系统、信号处理和嵌入式开发。通过 Embedded Coder,我们可以将 Simulink 模型转换为高效、可移植的 C 代码,并部署到嵌入式设备(如 STM32、DSP 或 FPGA)。
但在转换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例如:
❌ From Workspace
模块无法生成代码
❌ 某些 Simulink 模块不支持代码生成
❌ 生成的代码不符合嵌入式要求
本文将详细介绍:
✅ Simulink 转 C 代码的基本流程
✅ 哪些模块/功能不能直接生成代码?如何替代?
✅ 代码生成优化技巧
✅ 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
确保已安装 MATLAB + Simulink + Embedded Coder(代码生成需要此工具箱)。
检查模型是否使用 支持代码生成的模块(见第 3 节)。
设置求解器(Solver)
选择 固定步长(Fixed-step)(如 discrete
或 ode4
),嵌入式系统通常不支持变步长。
设置合适的 采样时间(Sample Time),如 0.01
(100Hz)。
配置硬件目标
在 Model Settings > Hardware Implementation 选择目标设备(如 STM32
或 Generic
)。
设置 Compiler(如 GCC
)和 Data Type(如 single
或 fixed-point
)。
代码生成选项
在 Code Generation 选项卡选择:
System target file: ert.tlc
(Embedded Coder)
Language: C
Optimization: 根据需要选择(如 Optimization Level: Level 3
)
点击 Ctrl+B 或 Code > C/C++ Code > Build Model。
生成的代码会存储在 模型名_ert_rtw
文件夹中,包括:
模型名.c
/ 模型名.h
(主代码)
模型名_data.c
(参数和数据结构)
rtwtypes.h
(数据类型定义)
模块 | 问题 | 替代方案 |
---|---|---|
From Workspace | 依赖 MATLAB 环境 | 使用 Constant 或 Signal Builder 预定义数据 |
To Workspace | 仅用于仿真,无实际硬件输出 | 改为 Scope 或通过通信接口(UART/CAN)输出 |
Interpreted MATLAB Function | 依赖 MATLAB 解释器 | 改用 MATLAB Function (需支持代码生成) |
Simulink Functions(部分) | 可能不支持递归调用 | 改用 Stateflow 或 C S-Function |
From Workspace
方法 1:使用 Constant
模块 + 数据字典
% 在数据字典中定义参数
Kp = Simulink.Parameter;
Kp.Value = 1.0;
Kp.StorageClass = 'Const'; % 代码生成时作为常量
在模型中使用 Constant
模块引用 Kp
。
方法 2:使用 Signal Builder
或外部文件
通过 From File
(.mat
文件)加载数据(需确保文件路径在目标设备上有效)。
To Workspace
方法 1:使用 Scope
或 Display
(仅调试)
方法 2:通过通信接口输出(如 UART 发送数据)
在模型中添加 UART Transmit
模块(需硬件支持包)。
Simulink.Parameter
优化存储% 定义全局参数(优化存储方式)
Kp = Simulink.Parameter;
Kp.Value = 1.0;
Kp.DataType = 'single';
Kp.StorageClass = 'ExportedGlobal'; % 全局变量(可被外部访问)
StorageClass
选项:
Const
(常量,直接编译到代码)
Volatile
(易失性变量,防止编译器优化)
ExportedGlobal
(全局变量,可被其他 C 文件调用)
减小内存占用:
使用 fixed-point
数据类型替代 double
。
避免动态内存分配(禁用 malloc
)。
提高执行速度:
启用 Inline Parameters(内联常量)。
选择 Optimization Level: Level 3(最高优化)。
添加外部 C 函数:
在 Model Settings > Custom Code
添加 .c/.h
文件。
使用 C Caller
模块调用自定义函数。
使用 fixed-point
代替 double
。
禁用调试信息(Generate debug info: Off
)。
在 Hardware Implementation 选择正确的设备(如 ARM Cortex-M
)。
手动修改 ert_main.c
适配硬件初始化代码。
From Workspace
数据如何动态加载?嵌入式场景:通过通信接口(UART/CAN)实时接收数据,并用 Import
模块输入模型。
离线测试:使用 Signal Builder
或预加载数据到 ROM
。
✅ Simulink 转 C 代码的关键步骤:配置求解器、选择硬件、生成代码。
✅ 避免不支持的模块:如 From Workspace
,改用 Constant
或预加载数据。
✅ 优化技巧:使用 Simulink.Parameter
、启用代码优化、自定义接口。
通过本文的指南,你可以更高效地将 Simulink 模型转换为嵌入式 C 代码,并避免常见问题!
进一步学习:
MathWorks 官方文档:Embedded Coder
Simulink 代码生成最佳实践
现在就开始你的 Simulink 代码生成之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