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M32单片机按复位后发生了什么?

目录

1. 复位信号触发

2. 终止当前指令

3. 清除内部状态

4. 初始化系统

5. 进入中断态

6. 执行初始化代码

7. 正常运行

8. 复位后的注意事项

总结


       单片机在按下复位按钮后,经历一系列的状态变化和内部操作。以下是详细的复位过程及其对单片机各部分的影响:

1. 复位信号触发

  • 当单片机的复位引脚(RESET PIN)被按下时,系统会收到一个低电平信号。这一信号会持续大约几毫秒,具体时间取决于单片机的型号和设计。

2. 终止当前指令

  • 一旦复位信号被检测到,单片机内部会立即停止正在执行的所有指令。这意味着处理器会忽略所有待处理的指令,确保不再进行任何操作。

3. 清除内部状态

  • 寄存器复位:复位时,所有的通用寄存器、特殊功能寄存器和状态寄存器将被清零或设置为默认值。例如,在8051单片机中,累加器(A)、B寄存器和数据指针(DPTR)会被初始化为0。

  • 程序计数器初始化:程序计数器(PC)会被设置为程序的起始地址(通常是0x0000)。这意味着在复位后,单片机将从该地址开始执行指令。

4. 初始化系统

  • 时钟系统恢复:单片机的时钟系统会在复位后重新初始化。系统会检查时钟源是否正常,并按照设计来启动定时/计数功能。

  • 外设复位:连接到单片机的外设(如定时器、串口、输入/输出端口等)会被复位到其初始状态。这些外设通常在单片机的启动时需要重新配置。

5. 进入中断态

  • 在大多数单片机中,复位后,所有中断都被禁用。复位过程会清除当前的中断状态,确保在开始执行程序之前,不会有未处理的中断信号存在。

6. 执行初始化代码

  • 用户可以在程序的开头添加初始化代码,以配置系统各种参数。例如,设置时钟速度、IO口模式、外围设备的初始化等。这通常在main函数中完成。
void main() {  
    // 初始化代码  
    init_ports();  
    init_timer();  
    init_interrupts();  
    
    while(1) {  
        // 主循环  
    }  
}  

7. 正常运行

  • 完成初始化后,单片机会开始从程序地址(如0x0000)执行主程序。这是单片机开始正常工作的阶段,程序可以执行各种逻辑处理、数据采集或与外设通信等。

8. 复位后的注意事项

  • 去抖动:物理按键的复位功能可能会受到抖动影响,因此在设计时,可以使用额外的电路(如RC电路)或软件去抖动算法来确保复位信号的稳定。

  • 防止意外复位:为了防止在运行过程中发生意外复位,设计时需要考虑复位电路的抗干扰能力。

总结

       复位是单片机操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确保系统处于稳定状态,能够可靠地启动并运行。每个制造商的单片机可能在细节上有所不同,但整体复位过程的逻辑是类似的。了解这一过程对于调试和优化单片机系统非常重要。

你可能感兴趣的:(硬件学习,单片机,嵌入式,stm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