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也对机器人、人工智能感兴趣,看来我们志同道合✨
:不妨浏览一下我的博客主页【https://blog.csdn.net/weixin_51244852】
:文章若有幸对你有帮助,可点赞 收藏 ⭐不迷路
:内容若有错误,敬请留言 指正!原创文,转载注明出处
RCC(Reset and Clock Control)即复位和时钟控制模块,其基本功能总结如下:
以下是RCC基本功能的表格总结:
功能分类 | 具体功能 |
---|---|
时钟源管理 | 支持内部RC振荡器和外部晶振等多种时钟源,可灵活切换 |
时钟信号生成与调节 | 通过PLL实现倍频,对时钟进行分频,精确控制各时钟域频率 |
复位控制 | 提供多种复位方式,记录和监测复位原因 |
时钟使能与管理 | 独立使能或关闭外设时钟,确保各模块时钟同步,降低功耗 |
单片机的系统时钟来源主要有内部时钟源和外部时钟源两种,以下是单片机系统时钟来源的总结表格:
时钟源类型 | 名称 | 产生方式 | 频率范围 | 特点 | 应用场景 |
---|---|---|---|---|---|
内部时钟源 | HSI(高速内部时钟) | 芯片内部RC振荡器产生 | 如STM32F1系列通常为8MHz,STM32F407为16MHz | 成本低,启动快,精度和稳定性相对差 | 对时钟精度要求不高的简单控制任务等 |
LSI(低速内部时钟) | 内部RC振荡器 | 30kHz - 60kHz左右,通常约为40kHz | 可在停机和待机模式下运行,功耗低 | 独立看门狗、自动唤醒单元等 | |
PLL(锁相环倍频输出) | 以HSI/2、HSE或HSE/2等为输入,经倍频得到 | 输出频率有一定限制,如STM32F1系列最大不超过72MHz | 能提供较高频率时钟,可灵活配置 | 高速数据处理、通信接口等对时钟频率要求高的模块 | |
外部时钟源 | HSE(高速外部时钟) | 外接石英/陶瓷谐振器或外部时钟源 | 4MHz - 16MHz,常用8MHz | 精度高,稳定性好 | 对时钟精度和稳定性要求高的系统,如通信设备等 |
LSE(低速外部时钟) | 接外部32.768kHz石英晶体 | 32.768kHz | 功耗低,精度高 | 实时时钟(RTC)或其他定时功能 |
AHB 的时钟频率通常由系统时钟(Sysclk)分频得到。不同的单片机型号,其 AHB 时钟频率有所不同,以常见的 STM32 系列单片机为例:
STM32F1 系列:若选择 HSE 作为时钟源,并通过 PLL 倍频到 72MHz,一般情况下,AHB 总线时钟(HCLK)与系统时钟相同,即 72MHz。
STM32F4 系列:当系统时钟配置为 180MHz 时,AHB 总线时钟(HCLK)通常也为 180MHz。
STM32H7 系列:对于 STM32H743 等芯片,其 AHB 总线时钟的极限频率根据芯片版本不同有所区别,Revision V 版本的极限是 240MHz,Revision Y 版本的极限是 200MHz。
在一些单片机(如 STM32 系列)中,APB1 通常用于挂载低速外设,其时钟频率相对较低,一般为 36MHz。而 APB2 则用于挂载高速外设,它的时钟频率相对较高,通常为 72MHz。这样的设计是为了满足不同外设对时钟频率的不同要求,以优化系统性能和功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