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C语言程序源码中,凡是以井号(#)开头的语句被称为预处理语句,这些语句严格意义上并不属于C语言语法的范畴,它们在编译的阶段统一由所谓预处理器(cc1)来处理。所谓预处理,顾名思义,指的是真正的C程序编译之前预先进行的一些处理步骤,这些预处理指令包括:
gcc example.c -o example.i -E
宏(macro)实际上就是一段特定的字串,在源码中用以替换为指定的表达式。例如:
#define PI 3.14
此处,PI 就是宏(宏一般习惯用大写字母表达,以区分于变量和函数,但这并不是语法规定,只是一种习惯),是一段特定的字串,这个字串在源码中出现时,将被替换为3.14。例如:
int main()
{
printf("圆周率: %f\n", PI);
// 此语句将被替换为:printf("圆周率: %f\n", 3.14);
}
无参宏意味着使用宏的时候,无需指定任何参数,比如:
#define PI 3.14
#define SCREEN_SIZE 800*480*4
int main()
{
// 在代码中,可以随时使用以上无参宏,来替代其所代表的表达式:
printf("圆周率: %f\n", PI);
mmap(NULL, SCREEN_SIZE, PROT_READ|PROT_WRITE, MAP_SHARED, ...);
}
注意到,上述代码中,除了有自定义的宏,还有系统预定义的宏:
// 自定义宏:
#define PI 3.14
#define SCREEN_SIZE 800*480*4
// 系统预定义宏
#define NULL ((void *)0)
#define PROT_READ 0x1 /* Page can be read. */
#define PROT_WRITE 0x2 /* Page can be written. */
#define MAP_SHARED 0x01 /* Share changes. */
宏的最基本特征是进行直接文本替换,以上代码被替换之后的结果是:
int main()
{
printf("圆周率: %f\n", 3.14);
mmap(((void *)0), 800*480*4, 0x1|0x2, 0x01, ...);
}
带参宏意味着宏定义可以携带“参数”,从形式上看跟函数很像,例如:
#define MAX(a, b) a>b ? a : b
#define MIN(a, b) a<b ? a : b
以上的MAX(a,b) 和 MIN(a,b) 都是带参宏,不管是否带参,宏都遵循最初的规则,即宏是一段待替换的文本,例如在以下代码中,宏在预处理阶段都将被替换掉:
int main()
{
int x = 100, y = 200;
printf("最大值:%d\n", MAX(x, y));
printf("最小值:%d\n", MIN(x, y));
// 以上代码等价于:
// printf("最大值:%d\n", x>y ? x : y);
// printf("最小值:%d\n", x
}
由于宏仅仅做文本替换,中间不涉及任何语法检查、类型匹配、数值运算,因此用起来相对函数要麻烦很多。例如:
#define MAX(a, b) a>b ? a : b
int main()
{
int x = 100, y = 200;
printf("最大值:%d\n", MAX(x, y==200?888:999));
}
直观上看,无论 y 的取值是多少,表达式 y==200?888:999 的值一定比 x 要大,但由于宏定义仅仅是文本替换,中间不涉及任何运算,因此等价于:
printf("最大值:%d\n", x>y==200?888:999 ? x : y==200?888:999);
可见,带参宏的参数不能像函数参数那样视为一个整体,整个宏定义也不能视为一个单一的数据,事实上,不管是宏参数还是宏本身,都应被视为一个字串,或者一个表达式,或者一段文本,因此最基本的原则是:
#define MAX(a, b) ((a)>(b) ? (a) : (b))
有些时候,宏参数中的符号并非用来传递数据,而是用来形成多种不同的字串,例如在某些系统函数中,系统本身规范了函数接口的部分标准,形如:
void __zinitcall_service_1(void)
{
...
}
void __zinitcall_service_2(void)
{
...
}
void __zinitcall_feature_1(void)
{
...
}
void __zinitcall_feature_2(void)
{
...
}
此时,若需要向用户提供一个方便整合字串的宏定义,可以这么写:
#define LAYER_INITCALL(num, layer) __zinitcall_##layer##_##num
用户的调用如下:
LAYER_INITCALL(service, 1);
LAYER_INITCALL(service, 2);
LAYER_INITCALL(feature, 1);
LAYER_INITCALL(feature, 2);
注意:
在书写非字符串的字串时(如上述例子),使用两边双井号来粘贴字串,并且要注意如果字串出现在最末尾,则最后的双井号必须去除,例如上述代码不可写成:
#define LAYER_INITCALL(num, layer) __zinitcall_##layer##_##num##
但如果粘贴的字串并非出现在最末尾,则前后都必须加上双井号:
#define LAYER_INITCALL(num, layer) __zinitcall_##layer##_##num##end
注意:
另外,如果字串本身拼接为字符串,那么只需要使用一个井号即可,比如:
#define domainName(a, b) "www." #a "." #b ".com"
int main()
{
printf("%s\n", domainName(yuecdqifan, lab));
}
执行打印如下:
gec@ubuntu:~$ ./a.out
www.yuecdqifan.lab.com
gec@ubunt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