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使用过 ChatGPT 这样的 AI 工具,你可能会好奇:它是如何理解并生成文字的?大语言模型(LLM,Large Language Model)并不是直接处理整个句子或文章,而是拆分成一个个 Token(标记)来进行计算。那么,什么是 Token?它们在大语言模型中起到什么作用?这篇文章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帮你解开这些谜团。
在大语言模型的世界里,Token(标记)是文本的最小单位,就像字母是单词的组成部分,Token 是大模型理解文本的基本“积木”。
一般来说,Token 可以是:
计算机并不直接理解人类的语言,而是通过数字处理信息。大语言模型需要一种方法把句子转换成计算机能理解的格式,而 Token 化(Tokenization)就是这个过程的关键步骤。
举个例子:
假设你输入了一句话:
“ChatGPT 是一个很强大的 AI”
模型不会直接处理整个句子,而是会先把它拆分成 Token。例如:
然后,这些 Token 会被转换成 数字 ID,比如:
["ChatGPT", "是", "一个", "很", "强大", "的", "AI"]
→ [48231, 271, 593, 1198, 3421, 12, 31924]
这些数字 ID 就是模型实际操作的数据,它们会作为输入送入神经网络进行处理。
Token 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当你输入一段文本时,模型会先把它转换成 Token,然后再进行处理。例如:
“我喜欢编程”
可能会被拆分成:
["我", "喜欢", "编程"]
接着,模型会将这些 Token 转换成向量(数学表达),然后通过神经网络计算输出结果。
大模型的计算量和 Token 的数量直接相关。一般来说,Token 越多,模型处理的时间越长,消耗的算力越大。
比如:
如果你使用 ChatGPT,你可能注意到 “每次对话有 Token 限制”,这是因为处理太多 Token 需要大量计算资源。
当大模型生成文本时,它是逐个 Token 预测下一个 Token。例如:
“人工智能正在改” → “人工智能正在改变世界”
模型可能会预测多个可能的 Token,例如:
然后,它会选择概率最高的 Token 继续生成。
我们来看看不同的 Tokenization 方法,以及它们如何影响模型的理解。
英语单词有不同的形式,因此常用 子词(Subword) 拆分。例如:
这样可以减少 Token 数量,提高模型的学习效率。
中文没有空格,直接按 字 切分是最常见的方法。例如:
“我爱学习人工智能” → [“我”, “爱”, “学习”, “人工”, “智能”]
但也可以用 词级别 切分:
[“我爱”, “学习”, “人工智能”]
不同的 Token 化方式会影响模型的理解效果。
在大模型中,还会使用一些特殊 Token 来处理特定任务:
Token 的使用方式决定了大模型的逻辑处理方式:
换句话说,Token 就像拼图块,模型的任务是找到它们之间的最佳组合方式,从而生成有逻辑的文本。
Token 是大语言模型理解和生成文本的基础单位。通过 Token:
了解 Token 的概念,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大语言模型的工作原理。如果你对 AI 感兴趣,可以尝试使用 Tokenizer 工具,把不同的句子转换成 Token,看看它们是如何被拆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