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言语理解与表达-中心理解题-特殊问法

中心理解题-特殊问法

中心理解题除了常规的"这段文字主要说明了什么"、"这段文字主要讨论了什么"等问法外,还有一些特殊的问法形式。本节我们来学习这些特殊问法的解题技巧。

一、特殊问法类型

1. 目的类问题

常见问法:

  • “文中举XX例子是为了说明什么”
  • “这段文字主要用来说明/反驳/论证什么”
  • “研究人员最主要的实验目的是”

解题技巧:

  • 抓住文段论证的核心观点
  • 分析例子与观点之间的关系
  • 选项要与文段主旨保持一致

2. 问题类问题

常见问法:

  • “这段文字针对的主要问题是”
  • “文段最可能回答的问题是”
  • “XX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解题技巧:

  • 寻找文段提出的问题
  • 注意问题后的解决方案
  • 选项应对应文段重点论述的问题

3. 预设信息类问题

常见问法:

  • “这段文字预设的信息是”
  • “根据这段文字可以推出”

解题技巧:

  • 分析文段论述的前提和背景
  • 注意转折关系词前的内容
  • 选项要符合文段的隐含信息

真题剖析

【例1】战国宋玉《对楚王问》,很早就点出"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之间的差别,然而在我们的文化传统里,并不认为"阳春白雪"有资格鄙薄"下里巴人"。精英文化与平民文化并不对抗,白居易作诗追求通俗浅白,“每作诗,令老妪解之”,只有老太婆能听懂的才是好诗;柳永用俚词俗语,“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更遑论勾栏瓦肆里的宋元戏曲与明清小说······而这些流传甚广的传说都烙印进了我们的文化心灵,影响了我们的文化意识。

这段文字最能支持以下哪一论题?

A. 古代文化审美之现代启示

B. "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之对立

C. 精英阶层对平民文化的影响

D. 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平民传统

题型判定

由题干中"最能支持"可判定此题为中心理解题的特殊问法,需要找出文段论述的核心观点。

详细解答

[战国宋玉《对楚王问》,很早就点出"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之间的差别,]首先引出两个概念。[【然而】在我们的文化传统里,并不认为"阳春白雪"有资格鄙薄"下里巴人"。精英文化与平民文化并不对抗,**]通过转折词"然而"引出重点,即精英文化与平民文化并不对立。[白居易作诗追求通俗浅白,“每作诗,令老妪解之”,只有老太婆能听懂的才是好诗;柳永用俚词俗语,“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更遑论勾栏瓦肆里的宋元戏曲与明清小说······而这些流传甚广的传说都烙印进了我们的文化心灵,影响了我们的文化意识。]**后文通过举例论证中国古代文学艺术具有平民传统。

综上可知,文段通过转折引出重点,强调精英文化与平民文化并不对立,并通过举例论证中国古代文学艺术具有平民传统。

选项辨析

A项:"现代启示"无中生有,排除。

B项:"对立"与文段表述相悖,排除。

C项:"精英阶层对平民文化的影响"非重点,排除。

D项:符合文段论述的重点,当选。

故正确答案为D。

【例2】随着农村人口快速向城市转移,教育资源的供给并未随之增容,如调整中小学布局,扩建、新建学校,调配师资等。单纯靠挖掘潜力"加双筷子"的办法应对教育资源不足的问题,终究难以为继。人口城市化是不可逆的趋势,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化,不是简单把农村学生留在农村,事实上也是留不住的,应顺应城市化发展的趋势,随人口流动来配置和供给教育资源。子女教育往往是农村进城人口的第一需求,解决好农民子女进城教育的问题,也是推动农村人口就地城市化的基础。

这段文字针对的主要问题是:

A. 教育资源调配与现实需求严重脱节

B. 人口快速流动给城市发展造成压力

C. 农村转移人口在城市生活中遇到障碍

D. 城镇化背景下教育资源供给存在矛盾

题型判定

由题干中"针对的主要问题"可判定此题为中心理解题的特殊问法,需要找出文段重点论述的问题。

详细解答

**[随着农村人口快速向城市转移,教育资源的供给并未随之增容,如调整中小学布局,扩建、新建学校,调配师资等。单纯靠挖掘潜力"加双筷子"的办法应对教育资源不足的问题,终究难以为继。]首先指出问题,即在城市化背景下教育资源供给不足。[人口城市化是不可逆的趋势,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化,不是简单把农村学生留在农村,事实上也是留不住的,应顺应城市化发展的趋势,随人口流动来配置和供给教育资源。]针对问题提出对策。[子女教育往往是农村进城人口的第一需求,解决好农民子女进城教育的问题,也是推动农村人口就地城市化的基础。]**最后强调解决问题的意义。

综上可知,文段重点论述的问题是在城市化背景下教育资源供给不足的问题。

选项辨析

A项:缺少"城市化"这一背景,表述片面,排除。

B项:"给城市发展造成压力"无中生有,排除。

C项:偏离"教育资源供给"这一核心话题,排除。

D项:准确概括了文段重点论述的问题,当选。

故正确答案为D。

【例3】要想终结烟草研究参评科技奖的荒唐,已经不能光靠民间组织、一些有良知的科学家或相关人士的呼吁和反对。根本上,我们需要打破既有的控烟体系,切实加大控烟力度,扭转财税对烟草行业依赖的现状。除此之外,我们还要完善科技类荣誉评选的设计,避免给"中式烟草"之类的"伪科学"留下可以钻营的空间。

最能准确复述文意的一项是:

A. 目前的控烟体系和控烟力量不足以杜绝"中式烟草"参评科技奖

B. 要探索阻止烟草研究参评科技奖的多种途径

C. "中式烟草"参评科技奖是科技奖的耻辱

D. 烟草研究参评科技奖是因为政府从烟草行业的税收中获利

题型判定

由题干中"最能准确复述文意"可判定此题为中心理解题的特殊问法,需要找出最能概括文段主旨的选项。

详细解答

**[要想终结烟草研究参评科技奖的荒唐,已经不能光靠民间组织、一些有良知的科学家或相关人士的呼吁和反对。]首先指出单一途径无法解决问题。[根本上,我们需要打破既有的控烟体系,切实加大控烟力度,扭转财税对烟草行业依赖的现状。除此之外,我们还要完善科技类荣誉评选的设计,避免给"中式烟草"之类的"伪科学"留下可以钻营的空间。]**后文提出多种解决途径。

综上可知,文段强调要通过多种途径来解决烟草研究参评科技奖的问题。

选项辨析

A项:仅强调"不足以杜绝",未体现需要多种途径,排除。

B项:准确概括了文段主旨,当选。

C项:"耻辱"无中生有,排除。

D项:偏离文段重点,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例4】许许多多的临床实验都表明抗氧化物质实际上并不能对我们的心血管系统起到改善作用。关于抗氧化物质与癌症关系的数据没那么多,但最近一次大规模的检验维生素E能否抑制癌症的实验中途就被停止了——因为维生素E不仅没有显示出益处,反倒略微增加了前列腺癌的发病率。

这段文字预设的信息是:

A. 心血管系统的改善与抗氧化物质无关

B. 人们认为抗氧化物质对身体健康是有利的

C. 目前关于抗氧化物质的研究仍然不足

D. 可以通过增加维生素E可以防止前列腺癌

题型判定

由题干中"预设的信息"可判定此题为中心理解题的特殊问法,需要找出文段论述的前提。

详细解答

**[许许多多的临床实验都表明抗氧化物质实际上并不能对我们的心血管系统起到改善作用。]首先指出抗氧化物质对心血管系统没有改善作用。[关于抗氧化物质与癌症关系的数据没那么多,但最近一次大规模的检验维生素E能否抑制癌症的实验中途就被停止了——因为维生素E不仅没有显示出益处,反倒略微增加了前列腺癌的发病率。]**进一步指出抗氧化物质对癌症也没有益处。

文段通过实验结果否定了抗氧化物质的功效,这说明在此之前人们普遍认为抗氧化物质是有益的。

选项辨析

A项:是文段得出的结论,非预设信息,排除。

B项:符合文段的预设信息,当选。

C项:无中生有,排除。

D项:与文段表述相悖,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例5】研究人员耗时2年在圣诞岛周围的珊瑚礁进行调查,在热浪袭来和减弱时,分别对两种常见珊瑚的藻类共生体进行6次采样。从某一时间节点开始,2个月内气温上升约3℃。正如预期的那样,拥有热敏感藻类的珊瑚比拥有耐热藻类的珊瑚更快白化。随着海水持续变暖,甚至连耐热的藻类也被珊瑚排出体外。但圣诞岛上的这两种珊瑚在海水仍然异常温暖的情况下从白化中恢复了过来。此前,海洋生物学家发现只有海水冷却到正常温度后,白化珊瑚才能恢复。而圣诞岛珊瑚的意外复苏则意味着即使在长时间热浪中,其中一些珊瑚还是有救的。

研究人员最主要的实验目的是:

A. 探索珊瑚对海水温度变化的敏感度

B. 研究珊瑚在长期热浪中的生存能力

C. 讨论海水水质对珊瑚生存的影响

D. 调查白化珊瑚如何重新恢复活力

题型判定

由题干中"最主要的实验目的"可判定此题为中心理解题的特殊问法,需要找出研究的核心目的。

详细解答

**[研究人员耗时2年在圣诞岛周围的珊瑚礁进行调查,在热浪袭来和减弱时,分别对两种常见珊瑚的藻类共生体进行6次采样。从某一时间节点开始,2个月内气温上升约3℃。正如预期的那样,拥有热敏感藻类的珊瑚比拥有耐热藻类的珊瑚更快白化。随着海水持续变暖,甚至连耐热的藻类也被珊瑚排出体外。]首先介绍实验过程。[但圣诞岛上的这两种珊瑚在海水仍然异常温暖的情况下从白化中恢复了过来。此前,海洋生物学家发现只有海水冷却到正常温度后,白化珊瑚才能恢复。而圣诞岛珊瑚的意外复苏则意味着即使在长时间热浪中,其中一些珊瑚还是有救的。]**通过转折词"但"引出实验发现,即珊瑚在长期热浪中依然可以生存。

综上可知,研究的核心目的是探究珊瑚在长期热浪中的生存能力。

选项辨析

A项:"敏感度"非研究重点,排除。

B项:准确概括了研究目的,当选。

C项:"水质"无中生有,排除。

D项:未体现"长期热浪"这一关键信息,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重磅福利!✨"备考瓶颈?上岸学堂为你破局!"
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获得
AI智能刷题系统+最新考公行测申论面试全套资料
配套真题精讲和练习+DeepSeek豆包1v1督学答疑

你可能感兴趣的:(行测百日上岸计划,行测小白到上岸,-,言语理解与表达,服务器,linux,java,数据库,经验分享,学习,pyth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