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你自己,不要做做不到的你

人类之所以会痛苦,就是因为我们是语言的动物,而且我们经常会压抑自己的想法。可你要知道,当你压抑自己想法的同时,会激起思维和情绪。

思维与情绪的产生母体却是“自我”!

实际上我们有三个自我,最常用的叫作“概念化的自我”。这个自我最危险。当你用概念化的自我来界定自己的时候,生活中所产生的任何变动都会给你带来巨大的冲击。因为你不能接受,你不愿意失去这个概念化的自我。

接下来第二个叫作“自我意识不断发展的自我”,就是我正在干吗干吗,比如我正数据分析,我只是数据分析师而已,当我能够意识到 “我正在分析数据、我待会要去吃饭”这样的想法的时候,这个自我和那个“我说我是一个数据分析师”是完全不同的、对两个自我的描述。这个自我叫作“自我意识不断发展的自我”,就是“我是一个正在做什么什么的人”。

第三种自我是最容易被我们忽视的、我们了解最少的,但同时也是最重要的自我,它叫作“观察性自我”。心理学告诉我们“什么是我”,我是我的观察者。这是一个超验的自我,是一个虚无的自我。

如果你能够意识到“观察性自我”的存在,你就能够像看一个黑黑的东西一样,去看你的情绪,看你的想法和痛苦。那么你才能够学会真正地做你自己。

什么叫“做你自己”呢?

就是“做你自己,不要做做不到的你”。

当我们用概念化的自我来引领自己的时候,我们就在努力让自己做一个做不到的我。

但是我们真正要做的就是自己而已。

这也是一个最简单又最难的事。

所以我们需要解离对自己的评价。

我们对自己提的要求,对自己的评价,对自己身份的认同,对成功与失败的定义,这些都使得我们不再做自己,而在努力地做一个不是自己的自己。

你可能感兴趣的:(做你自己,不要做做不到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