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化学课程研究,立足化学学科本质的核心素养

面对未来,人才培养的新挑战,如何进一步深化基础教育化学课程改革,这是值得每一位化学教育工作者思考和实践的大问题。

化学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而且要反映化学学科独特的教育价值。长期以来,我们比较重视化学学科知识、概念、原理、关系等的传承,相对忽视从学科价值、生活实际、社会应用、学科能力、创新素养等角度,考察学生化学知识,功能与变化,使得化学课程的学习对学生未来发展的影响相对较弱。

因此,立足化学学科研究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显得尤为重要,也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研究的初衷所在。

以下从化学学科的定义看学科本质和规律。对于化学学科的定义,反映了人们对化学学科价值和学科本质的认识,在一定的时期不同学者对此有不同的看法,但均有共同的成分。不同作者对化学的定义帮助我们进一步认识化学的本质。

定义一:化学的主要任务就是转换物质和能量——诺贝尔获奖者福井兼一

定义二:化学是一门让物质发生变化的艺术或者说是关注物质自发变化的学问,今天的化学是分子及其转化的科学,化学是关于变化的科学——诺贝尔获得者霍夫曼教授

定义三:化学是一门试图了解物质的性质和物质发生反应的科学——美国化学会会长布里斯罗教授

定义四:化学是研究分子及其聚集状态的合成和分离、组成和结构、性质和变化及其规律的科学,换言之化学是分子的科学——中国著名化学家徐光宪院士

定义五:化学是一门在原子、分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简而言之,化学是研究物质变化为主的科学——中国著名化学家唐有祺院士

定义六:在原子和分子水平上研究元素化合物和材料等物质的组成、制备、性质、结构、应用和相互转化规律的科学——周公度教授

定义七:化学是在分子、原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应用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其特征是研究物质和创造物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定义八: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应用的一门自然科学。其特征是研究分子和创造分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定义九: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应用的一门基础学科,其特征是从微观层次认识物质,以符号形式描述物质,在不同层面创造物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你可能感兴趣的:(中国化学课程研究,立足化学学科本质的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