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会担心失业吗?做好这几点,裁员了也不怕!

最近,“大厂裁员”的报道频频登上热搜,各行业的就业形势很不乐观。有数据显示, A股有1697家企业进行了裁员,裁员的总数达到了90多万人,其中,有14家公司裁员超万人!

这个数据无疑是令人震惊的。近几年,裁员大潮不断涌现,大到外资企业、上市公司,小到商场门店、临街商铺,这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当下,怎么做才能在职业转折的重要时刻有选择的机会和资本,即便“裁员风”来袭,也不至于茫然无措,这,也成了人们思考的主要问题。

《讲好你的故事:66个小行动改变人生剧本》一书中告诉我们:大胆想、小处做、趁现在,只需采用一些小行动,很可能给职业生涯和人生带来大改变,更好地为成长加分,从而抵御失业的风险。

这本书的作者是新加坡的沈文才和新西兰的西蒙•莫特洛克。沈文才是投资银行专家、特许金融分析师、大学客座讲师,更是领英中国平台人气爆棚的专栏作家、职场导师,有超过200万粉丝。

西蒙•莫特洛克是一名作家、编辑,专门研究与就业相关的主题内容,现担任全球领先的金融服务行业职业网站的内容经理。

这本书通过66个短小简洁、内容丰富的小行动,辅以有趣的职场故事和案例,昭示出很多职场道理,也是66条行之有效的建议。这些小行动虽没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它们积累叠加,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可能引领我们走上事业的成功。

汉堡+薯条+可乐,为人生加分

在职业发展方面,我们应该做个通才还是专才呢?沈文才在《讲好你的故事:66个小行动改变人生剧本》一书中提出这样的观点:最好不要轻易给自己定性,哪个极端都不好。

做通才意味着“啥都会,啥也不精”,各领域的知识储备都不够深厚,就意味着容易被取代。

每个人的时间、精力都是有限的,要想在诸多方面都有所涉猎,可能就没有太多精力在一个领域深耕,所以很容易被取代。做专才也是不可取的,社会飞速发展,一些行业也在迭代更新,一旦受到冲击,也会面临被淘汰的风险。

他建议我们成为“复合型人才”。所谓复合型人才,是在各个方面都有一定能力,但在某一个具体的领域出类拔萃的人。书中用快餐店的套餐做了个特别有趣的比喻:汉堡就像你的王牌特长,薯条是次要专长,而可乐是你的兴趣爱好。

成为复合型人才需要我们深耕王牌特长、发展次要专长、保持兴趣爱好。随着职业的不断推进,我们也可能开拓出新的次要专长和兴趣爱好,发展出新的套餐组合,这时候,有可能原来的次要专长就变成了一个新的王牌特长,其他的两项内容也会随之改变。

作者沈文才毕业后在银行工作,大学时学的是工程学,所以他的套餐组合里的“汉堡”是工程学,“薯条”是金融方面的知识,“可乐”是计算机编程。后来,通过不断地学习与精进,他又涉猎了很多领域,发展出了“教学”+“银行业务”+“制作视频”和“公众演讲”+“社交媒体”+“直播制作”等多种套餐组合。

当把王牌特长、次要专长和兴趣爱好融为一体时,你可以持续地转换你的王牌特长,快速进入新领域。

至少拥有一项套餐组合,成为一名复合型人才,也会为我们的人生加分,职业选择上就有多条路可走,也就有了对抗失业的砝码。

拥有CEO心态,为职业助力

除此之外,在职场中具备CEO心态也会为你的职业助力。

CEO心态就是一种顾问心态,一种把公司当成“客户”、服务好公司、建立长远合作关系的心态。具备这种心态才能站在公司的角度把工作当成自己的事去完成,运用自己一切可能的条件去努力解决问题,问题解决了,公司也会看到你的努力与成长,从而建立更长远的雇佣关系。

“在职场上遇到困难时,CEO心态就会派上用场,你会愿意花费自己的金钱和时间来克服困难。”

记得曾在网络上看到过一位自媒体达人分享的故事。她在公司做一个新项目时,自己主动付费进行了咨询学习。通过学习,不但与团队成员协作出色地完成了这个项目,个人的知识和经验也有了很大的提升。

在整个付费学习的过程中,她是心甘情愿自掏腰包的。这就是一种CEO心态。她认为没有公司自己也没有机会做这个项目,竭尽全力用所学技能填补了知识盲区,更好地为公司提供服务。公司也在这次项目中看到了她个人的突出能力以及在团队中越来越高的不可替代性,后续也会建立更为长远的合作关系。

在工作中,被动的员工思维不可取,并不是只要与工作相关的费用就得由公司买单。有时,转变心态,像CEO一样思考,就会把全部注意力放在如何完成工作上,做决策时也会更大胆,这也让工作有了不同寻常的意义,工作时也会更有成就感。

这样一来,个人在公司中的能力也会被放大,一旦遭遇裁员风波公司也会率先考虑留住具有不可替代性的员工。

将兴趣融入工作,为人生添彩

有句话说得好:唯有热爱可抵岁月漫长!在工作中,如果把个人的兴趣爱好融入其中,相信会使我们的工作变得更加有乐趣。

沈文才在《讲好你的故事:66个小行动改变人生剧本》一书中说:将兴趣爱好融入工作,你会更加乐在其中。

做自己喜欢的事我们会动力十足、元气满满,从而提高工作的积极性。此外,兴趣和能力的合理结合也会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工作完成得好,内心也会充满欢愉,进而形成良性循环。

曾有研究表明:如果从事自己感兴趣的职业,则能发挥自己全部才能的80%至90%,且长时间保持很高的工作效率而不感觉疲劳。

其实,哪怕看似不太相关的兴趣与工作,两者之间也会有相通之处,只要将兴趣爱好融入工作,你会更加乐在其中。

我是一名气球造型师,爱好是读书写作,这两者似乎完全不搭边,甚至有时候还是相互矛盾的。因为要在现场工作,且有时不停地切换场地,还常常加班加点,手边没有电脑,也不方便看纸质书,用于读书写作的时间就少之又少。

直到有一天,好朋友建议我读电子书。这样一来,我就可以充分利用工作中的碎片时间用手机读电子书,读到兴起时用手机备忘录写想法、读书笔记等,以前觉得枯燥无聊的工作也因为阅读充满了乐趣,同时在工作中达到了劳逸结合,还使时间更紧凑,工作也更有了劲头。

另外,有些书中的知识和小技巧也对我的工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使工作也登上了一个新台阶。

两者相融,彼此互补,那些曾来自工作的负面情绪早就一扫而光,取而代之的是热情高涨,享受工作带来的充实而满足的感觉,人生也觉得更有意义!

的确,把兴趣爱好带入工作中,工作也会变得更有乐趣,心情也是快乐的。而且精力充沛、积极乐观地面对工作时,工作也会有进步和提升,上司也会看到我们的努力和成绩,即便遇到职业波动,也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失业风险。

职场中,如果我们是“复合型人才”,并在工作中具备CEO的心态,而且将兴趣爱好融入工作,并不断学习、精进,那么,在“裁员潮”到来时,相信我们会有抵御的能力,就算真的失业了,我们也要相信自己具备再就业的能力。

沈文才和西蒙•莫特洛克的《讲好你的故事:66个小行动改变人生剧本》共涉及11个核心主题、66个小故事,为每个人的职业发展提供了操作性极强的建议,任何职业阶段都适合阅读。只要执行其中的一些建议,就足以走上正确的方向,如果将这些小行动串起来或许我们就能收获大成功!

你可能感兴趣的:(你会担心失业吗?做好这几点,裁员了也不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