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周 价值投资的知行合一+价值投资的常识和方法

第二周 价值投资的知行合一+价值投资的常识和方法

1、价值投资的基本内容(常识)包括哪四项?

2、股市中,投资者和投机者最大的区别是什么?两种行为的结果有何区别?

3、能力圈是什么?如何建立?

4、在作者看来,价值投资人的品性是什么?你赞同他的看法吗?作为一个定投践行者,你的品性又是什么?

5、践行定投,如何做到知行合一?

【价值投资的基本内容(常识)包括哪四项?】

价值投资的基本概念只有四个。第一,股票是对公司的部分所有权,而不仅仅是可以买卖的一张纸。第二,安全边际。投资的本质是对未来进行预测,而我们对未来无法精确预测,只能得到一个概率,所以需要预留安全边际。第三,市场先生。市场的存在是为了来服务你的,不是来指导你的。第四,能力圈。投资人需要通过长期的学习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能力圈,然后在能力圈范围之内去投资。

【股市中,投资者和投机者最大的区别是什么?两种行为的结果有何区别?】

投机和投资最大的区别,对投资者而言,如果投资的公司遇到一个可以累进、持续增长的经济,它的利润和投资回报会持续增长。而对投机者而言,如果只是猜测他人在短期之内的买卖行为,到最后只可能有一种结果:赢和输必须相等,也就是零和的结果-这个市场中所有的投机者买卖股票所获得的利润和亏损加在一起,其净值一定为零。

总的来说,投机活动长期加总为零,不产生任何真正效益。而投资者,会让社会的所有要素进入一种正向循环,帮助社会进入到现代化。

这时候可能有人会好奇,那为什么投机者能够长期存在呢?

这就回到了资产管理行业的一个特点。

资产管理行业虽然属于服务业,但与其他服务业又存在着不同。其他服务业比如餐饮业,你去一家餐馆吃饭,你可以判断这家的饭菜好不好吃,卫生是不是干净,服务是不是周到,下次还来不来;比如你去买衣服,你可以对这家衣服的质量好不好,款式是不是特别,价格是不是公道,作出一个基本判断。

而资产管理行业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投资跟投机的区别很难被鉴别。投机者们也都有自己的理论,现在讲K线一家比较low了,最新的理论讲AI(人工智能),但本质上两者都一样。

关于投资和投机的道理很简单,但没有任何正式的教科书里谈到这个根本的问题,为什么没人谈这个问题呢?因为可以收税啊,它实际上收的是一种无知税,或者叫信息剥削税。资管行业存在的一个很大的根基,就是因为无知税的存在。

那我们应该怎么做呢?很明显是要做一个投资者,远离投机者。或者作为一个普通人,也可以直接进行指数投资。因为指数投资基本上就是全部投资者和投机者的综合,如果投机者最终的结果归零,那么指数投资的结果实际上就是投资者的净结果。

【能力圈是什么?如何建立?】

能力圈就是要去预测所投资的公司未来大体的经济表现,亦即对公司基本面的分析。要能清楚这个公司为什么赚钱、怎么赚钱、将来会赚多少钱?遇到竞争的状态如何?它在竞争中的地位如何?

那如何建立能力圈呢?

1.找资料来学习,研究公司的安全边际。李录先生听了巴菲特的讲座后,就对股票产生了兴趣,去图书馆找了很多关于巴菲特的资料,巴菲特的投资理念和投资实践深深地吸引了李录先生。李录先生开始想办法找到有安全边际的公司,开始研究《价值线》,刚开始李录判断一家公司的好坏单凭公司的现金流,只要这家公司的净资产价值远高于股票市值,并通过实地走访,确信这家公司在实际经营,才购买了几家公司的股票。

2.用所有者的角度来看生意。把将要投资的公司视为自己的公司,带着这种心态去公司调研,全面的、多角度地进行考察。

3.以诚实的态度慢慢累积知识,等待知识的复利效应。知识是一点点积累起来的,当你用正确的方法去做正确的事,你会发现知识的积累和经济的增长是一样的,都是复利的增长。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让你的兴趣和机会来主导研究,做好自己的事情。

【在作者看来,价值投资人的品性是什么?你赞同他的看法吗?作为一个定投践行者,你的品性又是什么?】

价值投资人的品性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点,比较独立,看重自己内心的判断尺度,而不太倚重别人的尺度。

第二点,能够做到相对客观,受情绪的影响比较小。

第三点,既要极度地耐心,又要非常地果决。

第四点,对商业有极度强烈的兴趣。

我觉得作者认为的价值投资人的品性还是比较客观的,从投资人思考能力,到情绪控制能力,再到心态问题,最后的落脚点就是投资人的兴趣问题,这些品性对于一个价值投资者是必不可少的。

作为一个定投践行者,我的品性主要是耐心地守纪律,好学地淡定生活。严格按照定投的一招一式,只买不卖,耐心地走过两个大周期,因为你赚到的大部分利润就是来自于很长很长的熊市。好学,就是在定投之外,定投读书、健身、帮朋友、陪家人,在不断增加场外赚钱能力的同时,淡定从容地生活。

【践行定投,如何做到知行合一?】

投资,尤其是在正道上的价值投资,其实就是一个人的熵减的旅程。

人可以通过学习,从完全无知变得博学;人可以通过修身养性,成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对社会有贡献的人;人还可以创造出这么多以前根本无法想象的新事物。

活到老学到老,这绝不是一句鸡汤,而是一句暖心暖胃暖人的鸡汤;这绝不是一句空话,而是应该每个人都应践行的事情。很多人离开学校就停止了学习,很多人纵然活到了100岁,但他早已死在了22岁。我有一个朋友,15年前就在一家公司做到了中层干部,但今天他还在那个岗位,但可悲的是,干得越发吃力,手下的一帮青年人没有人愿意听他的。原因是什么呢?15年的时间,他都没想把部门业务学会,学好,学精,至今部门业务一窍不通,但他不想被别人看出来,于是就出现了南国先生的滥竽充数那一幕,时不时的在手下面前刷一把存在感,装模作样地审核一下材料,故能玄虚地提一下意见。但干活的人很快发现了他的诡计,对他越发嗤之以鼻。他觉得自尊心受到了伤害,于是让自己的员工每天无休止地加班加点,结果当然是员工们怨声载道,最流行的一句话是“他的呼吸都是一种错误。”结果就是,朋友痛苦,部门的员工也很痛苦。

一切皆是定投,切记要以这个朋友为例,要让自己时刻都在学习新鲜的事情,定投读书、健身、帮朋友、陪家人,让自己的能力、学识、见识、健康,都以复利的方式增长。

你可能感兴趣的:(第二周 价值投资的知行合一+价值投资的常识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