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 《窗外的小豆豆》2

D69

很容易读完的一本书,一个一个小故事串起了整个故事,很快就读完了,但是到了最后一章时觉得稍稍有些伤感,二战开始了,巴学园也被烧毁了,各个小朋友也都离开,走向自己不同的命运,但在巴学园的这段经历成为每个人心中最美好的时光。

后半段里讲到了巴学园不同的上课风格,给人一些不同的启发:

1,不论周围环境如何吵闹,都能立即把精神集中起来,读自己的书,做自己的事。

对于一年级的小朋友,似乎这个要求是有些高,有记载毛主席年轻时为了训练自己的专注力特意到集市上读书,以此锻炼自己在嘈杂的环境中也能很好的学习,而巴学园的这个做法,也有异物同工之处,对小朋友进行专注力的训练。

我现在也会遇到小朋友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在做作业或是网课时很容易走神,归根结底是小朋友的专注力不足,也是需要加强锻炼,目前家里也是人多事杂,很难提供一个好安静的环境,那么,如何能够在这样的环境中安静的读书、学习就成了需要训练的事。

也专门的买了关于专注力的书,逐步尝试带着小朋友一起练习,尽量能够帮助他养成集中注意力的好习惯。

2,向不同的人学习,比如说像种田的天学习如何种地。

巴学园里会邀请不同的老师过来上课,并不一定是有教师资格证的老师,比如说邀请种田的农夫来教育孩子们如何种田,因为办学理念中就是要找会做蛋糕的人来教大家做蛋糕,当然也要邀请种田的人来教授如何种田。

向不同行业的人学习,学习不同的知识,想专业的人学习,这些都是这其中能够体现出来的。比如说我也可以让孩子回到老家,和姥姥姥爷一起种地,感受如何把农作物播种长大,也许会比他背诵“粒粒皆辛苦”体验更多。

还有就是请教不同专业、不同行业的人,如果能够给孩子足够的资源,去体验不同的行业和职业,比如找到朋友或是幼儿园的家长,带他们去建筑工地上、去地铁站里、去不同的地方体验,给孩子尽多的了解这个世界,各种真实的行业,对孩子也会有很大帮助。

3,让孩子自己动手做饭,体验生活的方方面面。

这方面是我的弱项,不只是做饭,包括家务,孩子也是和我一样,养成的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平时很少事需要他帮忙。

但是巴学园的概念是,孩子需要为自己负责,自己能做的事情要自己做,尽量不要让别人帮忙,要让孩子养成自己做事的习惯。无论是洗手、吃饭、穿衣,还是洗衣、做饭、洗碗,要让孩子养成家务的能力,还有要自己收纳。

我想我也需要和孩子一起来养成这些习惯,或者以身作则,带着孩子一起养成家务的习惯。

这本书是作者小时候被退学后在巴学园的真是经历,她很庆幸自己遇到了巴学园这样的学校,从而把自己从普通学校老师认为的坏小孩变成了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老师宽容孩子,孩子更加自由的成长,也许日常中,我们也应该多给孩子一些空间,让他们自由成长。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书 | 《窗外的小豆豆》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