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人说不合群的心情

图片发自App

  人以群分,物以类居。未变成人之前的猿就是群居动物,变成人之后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更密切了,彼此之间互相依存,难以分离。

  在一起生活是为了生存,以分工的不断细化为标志的社会发展,让人与人之间的依赖性日益加强。

  难以想像一个离群索居的人会怎样生活。我曾见过终南山的隐居者,即使他们也离不开别人的帮助,也需定时去市场采购必需品。

  人类的社会组织是一个高效的生产关系,极大限度地提高了人类的生产能力和创造能力,这些能力是任何个体或组织单个绝对无法完成的。

  与此同时,从个人角度来说,想创造伟大的事业,实现自己最大的人身价值,也只有在社会中,在人群中才能实现。

  增广贤文里说:“闹中取财,静处安身。”想要获取财富需要去闹市中去,去人群中去。

  只有在熙熙攘攘,汲汲以求的人群中,财富流动才最快,才最有可能快速获取大量财富。

  若是“躬耕陇亩”,怕是容易食不裹腹,衣不蔽体了。不过在今天这个时代,即使什么也不干也不会出现吃不饱,穿不暖的情况了,因为物质极大的丰富了。

  对于那些不愿意呆在人群中,想独自生活的人,比如像在深山中隐居的人,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条件。

  据统计,全国范围内,光在终南山隐居的人就有8000人,其它地区,隐居在偏僻山林里的人有多少?不得而知。

  这么多人为什么要去隐居?无法知道原因。可以想像,除了这些有条件,或有勇气走出家门的山林隐居者,应该还有数量更为庞大的,想远离人群的人,“隐居”在家中,不愿和世人接触。

  有的人不愿到人群中去,有的人不愿出现在公共场合,有的人不愿参加社交活动。

  有时不得已加入到某些活动中,就呆在最阴暗的角落。长此以往,难免受到朋友善意的批评,批评自己不合群。

  不合群总不是个优点,也许我的看法有失偏颇,可能不合群是由于个性太强,也可能是因为太过出类拔萃,显得有点鹤立鸡群。

  不管是因为什么原因,不合群总是容易和人疏远,产生对立情绪的。

  如果是被人批评不合群,是很不舒服的,比不舒服更强烈的反应是不服气。

  为什么说我不合群?可以找一百个理由,证明自己不合群的合理性和正确性。

  比如说,自己是坚持原则,不愿“同流合污”;比如说,是因为对自己要求严格,不愿随大流;或者说,是因为自己见解独到,不去随声附和。等等一大批理由。

  不承认自己不合群,或者说自己的不合群有理,说明说一个人不合群肯定不是赞美,即使不算什么严重的批评,也是一种不满的责备。

  不合群的人不愿意承认自己不合群,可能因为种种原因,造成他们和别人交流或交往的不顺畅。而双方都没有办法解决,错以为他和别人之间有一道鸿沟不可逾越。

  转而走向相反方向——远离人群。

  没有谁想远离社会、远离人群,独自生活。只是由于自己无法克服与人交往的障碍,不得已自我封闭。

  被人说不合群的心情是不满,而且委屈,因为自己不是不合群,而是无法合群。

你可能感兴趣的:(被人说不合群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