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人效应》读后感(选自第43-48篇)

        读了《自己人效应》,我有以下收获:

        一、自己人效应含义和作用

        自己人效应就是通过与对方套套,拉近心理距离,尽量让对方把你当做他的自己人。

        自己人效应表明,在人际交往中,如果双方关系良好,那么一方就更容易接受另一方的某些观点、立场,甚至对于对方提出的难为情的要求,既拒绝起来也是那么困难。同一个事情,如果是自己喜欢的人说的,接受起来既快又容易,如果是自己讨厌的人说的,则会本能地加以抵制。

        二、在实际教学中运用自己人效应的情况

结合自身做了3年的班主任和数学老师的经历,发现自己在运用自己人效应时存在以下优点和不足:

        (一)优点

        近两年的一年级班主任工作深受学生和家长的喜欢,因为家长和学生在心里把老师当成了自己人。在日常的班级管理中,我很少给我的学生打上品行好坏和学习优劣的标签,我认为学生是成长中的人,尤其是一年级的学生,正处于起点阶段,有无限的潜力。对于表现的好的学生我会及时机遇表扬或者奖励,对于违纪的学生,我也会一视同仁的批评或者处罚。

        很庆幸,哪怕是平时表现得最调皮得学生,也从来没有私下说过,老师针对他之类得话。学生下课后,喜欢到办公室找我玩,跟我说一些生活中得趣事,或是分享一些零食。我带的这个班级得学生经常会问我,二年级是否还会教他们。我带过的上一个班级的学生(现在二年级)六一儿童节、妇女节和教师节等节日都会成群结对回来看我,问候我,这让我感到非常温暖。

      (二)不足

        在学生犯错时,我的情绪不够冷静,批评学生的时候语气过于严厉,导致学生难以通过我激动的外表去理解我批评他们的目的,实际只是口服心不服。

        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一些小动作时,我没有真正做到把学生当成自己人,用自己小时候的一些经历去与他们拉近距离,晓之以情,动之以理。所以,学生改善的动机并未加强,自身因为学生不认真学习受到的打击倒是不断增加。

        三、改进措施

        学习了自己人效应后,对于今后的教学工作,我有了以下的改进措施:

      (一)明确自己人效应的界限

        明确自己人效应的界限也就是在开学前先明确班级管理的制度,让学生知道班级行为规范,要严格遵守。

      (二)心理和行为上的自己人效应

        在日常生活中多了解一些学生爱看的书籍、电视,爱玩的游戏,多讲学生爱听的故事,下课多和学生拉拉家常,在心理上拉近和学生的距离。

        在学生犯错时,不要急于给学生扣帽子,将问题严重化。而应该在安静的环境下,放下教师的身份,多以自己人的角度,冷静去帮学生分析不良行为的危害,对于一些性质不严重的问题,少跟家长“告状”,伤害师生之间的友好关系。

        教师是学生的教师,学生是教师的学生,师生一体,教学相长。

你可能感兴趣的:(《自己人效应》读后感(选自第43-4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