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想未来,学而不止_未来学校

        闫芳老师和张虎岗老师的关于《流浪地球中的教育教学资源》的专题报告,带给我更广阔的视野和启示。作为今年的一部十分火爆的国产科幻电影,在整个社会中都引起很大的反响。我们的张老师和闫老师能敏感地抓住时代的前沿信息,结合基础教学,融会贯通,给学生带来了不一样的学习体验。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调动了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主动思考的自觉性。身为教师,张老师的一些人生信条和教学经验也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从春晚物理到流浪地球物理再到《堪寻》公众号和名师工作室,可以说已经把教学当成了一份深入骨髓的事业。不断追求,精益求精,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等等,都是我应该向张老师学习的品质。

所以说无论在流浪地球这部电影的制作上,还是在张老师闫老师的身上,我都学到了一种工匠精神。在这种工匠精神的传承下,我们可以对未来的学校进行大胆地猜想,而且相信猜想有一天一定会实现。

从宽泛和概念的层面来说,我认为未来的学校一定会具备以下几种特点:一、智能化。涉及到的基础教学,日常事务都会有配套的智能系统和智能机器人完成,教师只是起到引领和指挥的作用。二、个性化。未来学校会给每一位学生或者每一个地区或者每一个民族制定相应的教学体系,既能实现特色教育,又能关注到每一位学生,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三、开放化。学生不在拘泥于学校作为学习的唯一场所,整个社会公共设施等都可以随时随地实现实景教学。利用身边的现实公共资源设备情境等,达到全方面各种知识的补充。比如海边的设施可以进行海洋生物教学,消防公交公安等设施可以进行安全知识教学,商场市场可以进行经济和农业知识教学等等。四、学生测评综合化。分数和课本知识不再是评判的唯一标准,学生的实践经验,社会阅历,创新发明,品德素质等都纳入综合测评当中,实现对人才的全方位考核。关于未来的畅想,真的是越想越激动,越想越期待。。。。。。

最后借用张老师的名言“真正让人奋进的不是外力的催促,而是内心不甘沉沦的惯性”,希望我们乡村教师能够持续这种惯性,并把它发展成一种永动力,把我们的教育事业不断向前推进,未来学校指日可待。

你可能感兴趣的:(畅想未来,学而不止_未来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