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ORK使用手册|关于OKR的初识点

OKR是什么

OKR(Objectives and Key Results)是目标与关键结果的简写,是一种结构化的目标设定系统。它是一种开源系统,组织(或个人)可以根据其业务与管理现状、实施的目的和目标,进行自定义设置。

OKR包含两个组成部分:目标(O,Objectives)和关键结果(KR,Key Results)。目标= O(想要什么?)+KRs(如何实现?如何衡量是否完成?)

O和KR的关系

目标和关键结果具有严谨逻辑关系的构成。通常我们可以用a.m.b(as mesured by,强调衡量)来表达。即,我将达到(目标),通过(关键结果)强调衡量。

a.m.b有两种理解:

一是我希望达到(目标),通过(关键结果1至关键结果5)来实现

二是我希望达到(目标),通过(关键结果1至关键结果5)来衡量

OKR是聚焦思维

聚焦的前提和基本假设是:组织的资源是有限的,我们无法实现所有的目标和要求。所以需要抉择,如何综合利用资料以达到效果最大化。

聚焦的目的在于承诺。承诺,即投入足够的精力,确保目标实现。

OKR的聚焦体现在:O(什么是最优先的?)+ KRs(对于目标,什么是最关键的?)。

目标,就是在一系列待办事项中,回答什么是最优先的。

优先,是组织在进行资源分配、精力分配、注意力分配时的判断依据。

OKR系统需要持续跟踪

OKR系统,是一个持续跟踪的系统,它需要定期进行进度更新。 OKR制定的过程是有一定逻辑依据和建立在“假说”之上的,这些逻辑和“假说”都是需要在运行过程中的数据记录来验证。

OKR强调对产出结果进行量化,量化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评估,还要通过评估复盘验证OKR的制定逻辑。因为,形成关键结果的逻辑是“未经验证的”或者“基于过去经验的”,它们需要验证。

O的制定有其逻辑性,KR的制定也有实现途径的逻辑性。 在复盘时除了对KR完成性进行评估外还要对制定KR的逻辑性进行总结。只有保持一定频率的持续跟踪才能及时发现逻辑问题,及时修正路线。这和PDCA的思维是一致的。

OKR是成长型思维

OKR的目标设定时强调挑战性,而“目标设定越具有挑战性,所产生的结果越佳。” 组织、团队或个人的成长性就越强。挑战性目标也意味着更多失败的可能。要想让人们敢于挑战,必须要建立“容忍失败”的文化氛围。

当然也不是所有OKR未完成都是可以容忍的。OKR有两种,一种是挑战性的,是容忍失败的;一种是承诺型的,是需要100%完成的,防止躺平。这两种类型和质量管理中关于改进课题的分类异曲同工,一种是创新型的,用于挑战;一种是指令型的,必须完成。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书笔记|ORK使用手册|关于OKR的初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