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叙述叙说取向生涯咨询的发展

时间:7月16日(16/45)

共读人:许庆凡

读金树人先生《生涯咨询与辅导》感悟P139-P148页

第七章故事叙说取向的生涯咨询    第一、二节 

故事叙述叙说取向生涯咨询的发展

一、后现代主义的是站在了前人的肩膀上

通过这章的阅读,对后现代的故事叙说取向的生涯咨询的背景和发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其实这一章我不是第一次读,但是之前读的时候还对生涯所知甚浅,所以好多太看懂,今天看完了又新的懂得和感动。还有之前分不清建构理论和叙事生涯的关系,今天懂了。狭义的建构理论指的是以凯利为代表的个人建构理论,就是永远有的图式来探索新的事物。后现代主义的故事叙说取向生涯咨询是在那基础上发展出来的社会建构主义。代表人物是萨维科斯,他也不是突然出现的,他是生涯发展理论的代表人物——舒伯的学生。而舒伯在晚年就已经有了建构的倾向。是不是这就都连起来了。这样的感觉真好。

二、萨维科斯的新思潮把生涯咨询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时代变迁,迎来了后现代纪元的来临, 后现代j纪元的生涯咨询,掀翻了很多固有观念,萨维科斯非常有魄力的提出了至少6种以上的新思潮和新作为。

1.不再有专家 第一项冲击的就是咨询师的角色。这个理念其实冲击的不仅仅是咨询师,其他行业也一样,比如老师、和各行业的专家,端起架子来当专家的时候过去了。咨询师是个文化工作者、助人者。牵线的人。20世纪70年代,生涯辅导已经被生涯咨询取代,由生涯咨询师为主导的时代变成了咨询师和当事人平行合作而不是指导。咨询师跟过去最大的不同是从“当事人有问题,咨询师帮你解决问题”变成了“咨询师支持和协助当事人开创自己的生涯空间,活出自我”。这才是咨询本来的样貌。

2.“授权”取代“适配”

这个授权是给了当事人特别多的主权,打个比方,以前的生涯辅导,是配餐制,就是你来辅导,给你测量一下,告诉你你这种类型的认识和一个什么职业,什么职位,然后给你端来一盘菜,这就是你的菜。而后现代主义的授权,就告诉你 这里有这些菜,你根据你自己的过往经验、食性,授权给你,你可以自己选择适合自己的菜,你可以吃出新花样。

3.重写“总体叙事”

总体叙事是一种对社会现象的总体描述,生命设计包括职业选择。因此咨询师越来越关心当事人在工作、休闲、朋友、家庭等各种基本角色的分配与协调。

4.生涯是专属于这个人的

一个人的生涯发展是专属于这个人的发展。生涯咨询由原来的职位与个人的匹配越来越重视这个人的主观能动性,重视关系的建立。咨询师必须进入到当事人的主观世界,这个生涯是当事人独一无二的。

5.生涯发展理论并非咨询理论

在后现代主义之前,咨询师们用客观的辅导技术和主观的个人主义咨询。那是生涯发展理论=生涯咨询理论,直到后现代主义兴起,观点论取代了客观论与论主观论,咨询师逐渐从诠释活动中发展出生涯咨询理论。在这种萌芽中生涯咨询理论强调了个体的非职业意义,以了解其决定历程,以及个人如何建构生涯。当事人决定了一个未来的生涯方向,被视为一种意义的创造、一种安身立命的追寻。这种追寻不是一种发现,而是一种发明与建构。所以生涯咨询是一种意义创造历程。

6.故事取代分数

之前的生涯辅导主要是对测试的解释,或基于测试分数的探索,现代的生涯咨询更看重当事人对自己职业经验叙说故事与重编故事的过程。人即文本,咨询师帮助当事人读懂自己的文本,为自己的生命与生涯做注释。出现在当事人生命中的兴趣、能力和工作价值等有可能被解释成生命主题。这种咨询就是协助当事人联系自己对自己的生涯史进行叙说的历程。

三、叙说治疗的世界观

故事叙说成为一种治疗方式,成为叙说治疗,担负了传统上以解决问题为治疗目标的 治疗方式,主张故事叙说法的治疗专家主张协助当事人以说故事的方式沉浸在故事的情节中,充实故事的内容,进一步改写故事,在新的故事中创造新的可能,活出新的自我以及新的未来。他们的世界观异于其他治疗模式的治疗师。

1.现实世界有社会所构成

我们看到的现实不是如其所是的现实,而是通过社会打造的“透镜”所看到的世界。一个人从呱呱坠地开始了解的世界是他周围人日如一日年复一年代代相传的世界。是一群人聚在一起创造出他们的现实,同时也让自己栖息在这中现实的框架里。甚至,所谓的自己,也隐藏了许多有社会所构成的现实。所以我眼中的世界和你眼中的世界是不同的。所以咨询的重点从聚焦个人转向聚焦社会认识论。

2.现实通过语言而凸显

现实村子啊与个体与他人的互动经验中,这些经验是零散的、过去的、短暂的,只有运用语言叙说的当下,这些闲事才凸显出来。当我们叙说一个故事的时候,我们就带出了一段真实。语言创造了我们所知道的自然。一个案件的现场,每个目击证人说的都不同,真相只存在于目击者的语言叙说里。语言的易变性使人的改变成为可能。新的语言启发新的意义,当事人就有可能对现实产生崭新的想法。

3.现实通过叙说而得以组织与维系

叙说故事的关键在于生命的事件中,没说出来的总比说出来的多,再长的传记,遗漏的也比记下来的多。这给当事人一线省级,我们可以找到曾经被忽略的轶事,在咨询师的其发现,找到祸兮福所依的新解,世说新语,让当事人在新故事中获得新生。

4.没有根本的真理。

同样的经验可以有千百种的几位是,解释不能等同于真理,生命不能承受之轻。叙说治疗的专家不认为有根本的自我,我们所想的“自我”并非客观地存在于个体体内的一个东西,它是特定情境中绵密互动所产生的建构。

四、故事叙说的认知心理学基础

1.“图式”与主模

认知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人的认知是为模式主要有典范方式与叙说方式,前者用于追寻普遍的真理,后者用来寻绎事件之间的关联。典范方式用逻辑推理,主要是运用图式与心向。叙说方式适用于故事编述,运用的模式是主模与故事。图式指的是一种形式或计划,在生涯认知观点来说,图式就是一个人如何组织其认识这个世界,以及如何创造意义,就像他拿着一个属于自己的特殊的取景框,透过取景框看这个世界。主模原始的意义是呈现什么,就生涯叙事的观点,主模意指在自传或故事发展过程中发现了什么。这时候我想起来了赵昂老师在课上神奇的问句:你有什么发现?这个问句会让你由重大发现。

在人的认知经验中,有逻辑推理也有故事叙说,应用在理科上的主要是典范是,人文学科主要是叙说方式,两种思维是弹性的交互进行的。

2.主模内涵研究——故事叙说的生涯咨询

布鲁纳认为,主模即自我的“文本”,这个文本安置了个体在世界上的独特位置,通过主模的分析,咨询师可以在一连串的故事中帮助当事人确定主模,进而厘清其职业认同,故事叙说的生涯咨询就是在确认这个叙说主模,从中找到倒是人生涯困惑的解决之道。

你可能感兴趣的:(故事叙述叙说取向生涯咨询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