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工作成为一种乐趣——啃读《教育的目的》8

今天开始啃读《教育的目的》第4章"技术教育及其与科学和文学的关系"。

第1句被我摘录的话是:

工作应该充满智慧和道德的想象,因而人们能够克服工作带来的所谓的枯燥乏味和劳累痛苦,使工作成为一种乐趣,享受工作。——P58

对这句话我特别有同感。教育行走的公众号一直是我带着几位志愿者在做。虽然志愿者进进出出,各不相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尽职尽责,从不喊累。

公众号文章的编辑,是一件看起来有些枯燥乏味的工作。加上一些文稿,还有时效性,争分夺秒把编辑出来推送出去其中的劳累是不用言语的。作为一项公益活动,作为志愿者,都是纯义务的劳动,但每位志愿者只要领了任务都乐此不疲。都会尽己所能把推文做好。

大家把义务工作作为一种福利,享受了工作本身,所以工作也是一种乐趣。

编辑审查文稿,就能第一时间阅读作者所思所想。在阅读作者文稿的时候,遇到比较好的文稿,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遇到比较差的文稿也是一个进步的契机。详查时需要反复阅读。因为感觉反复阅读是一种较好的学习方式,所以大家比较享受这个过程。

其实校对工作是非常枯燥的,特别是遇到一些写作者的文稿语病比较多的,一些很细碎的修改,会让人有点烦躁。当你把它当成是对作者的帮助时,你便有了一份成就感,也就更有耐心了。

编辑完进行复查时,有些作者可能还会反复地再次修改。这样的修改在公众号中是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的。但想到能遇到这样一个认真的写作者,也便释然了。精益求精地把一篇推文做好,也是比较有价值感的。 也就没有烦累的感觉。

这或许就是作者所讲的"道德的想象"吧。

在工作中,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当你把这些困难巧妙地解决的时候,也是一种比较好的体验。

比如"教育行走一起写吧"挑战日更活动,我们建议在中完成。但有的老师可能在很久之前在微信上就有点击过的文章链接,实现微信自动登录注册。现在要加入活动,他用手机注册,这时候要绑定微信就出现了一个问题,微信被其他账户绑定了,无法再绑定。没有绑定微信是不能发文章的。这是一些老师遇到的问题。不止一个老师遇到。

对每个人慢慢解答,慢慢指导,是非常费时的。一位老师把解决问题的过程录制下来,做成指导的小视频。还专门写一篇文章做了指导。我把它编辑好发在公众号里面。再有老师遇到同样的问题,只需要把这条链接推送给他。他照着做就能轻松的解决问题。既能帮助到老师,又节约了时间,工作效率提高了。

做工作或者是做其他的事情,当你心理上接受了,觉得这是一件有意义的事,还能利用你的智慧或团队的智慧,提高工作效率,那再做这项工作,你就享受多于受累了。


这两句话我也很喜欢:

一个整天疲于奔命、厌倦、无奈的工人,无论他多么地手巧,能生产出大量一流的产品吗?——P59

有创造天赋的人才进行充满活力的工作时,需要愉快的精神活动作为一种条件。——P59

这两句话都讲到了人的精神状态,对于工作、对产品的重要性。

现在随着双减的落实,加上一些学校领导的形式主义或不近人情,教师的工作量越来越大,工作压力也越来越大。如果教师没有自我调整,精神状态不佳,那对于孩子来说,简直就是一场噩梦。

双减政策本意是好的,它就是为了消除家长,消除社会人员对教育的焦虑。如果作为教育的主要参与者和指挥员的教师,因为多了一些工作量,成了一个焦虑者,后果是很严重的。如果遇到一些领导,既要增加教师的工作量,还要在时间与各种行为的自由度上,对教师加以限制,让教师对这份工作产生无奈、厌倦情绪,那就更得不偿失了。

作为普通的一线教师,对一些不靠谱的领导,要有点钝感力,让自己的情绪不至于被他们所影响。对一些特别棒的领导,只要多一点敏感力,让自己多一点生机勃勃向上的力量。

不管怎么样,让我们对教育保有热情,让自己成为一束光,先照亮自己,再照亮靠近我们的每一个人。营造教育局部的春天,让教育越来越美好。

你可能感兴趣的:(使工作成为一种乐趣——啃读《教育的目的》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