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智若愚,难得糊的

在我们的生活中,总会遇到那些貌似愚笨、不懂世事的人。但是,当你真正了解他们之后,你会发现他们内心光明磊落,智慧无穷。他们不喜欢太过张扬,隐藏锋芒,韬光养晦,把高贵品格融入现实世界。

01大智若愚,难得糊涂

据传,宋太宗与两位大臣一同饮酒聊天,酣畅淋漓之际,两位大臣竟开始争论谁的功劳更大,谁付出更多。这种行为极不得体,完全忘记了君臣之间的礼节。宋太宗见状,只得派人将两人送回家中。第二天,两位大臣非常懊悔,请求皇帝赐罪。然而,宋太宗表示自己也醉了,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以宽容之心完美地解决了这起事件,体现了皇帝的深智大度。

《红楼梦》中的王熙凤,堪称女性智慧的代表。她的聪明、机智令人叹为观止,她的八面玲珑、九面处世更是非常出色。她表面柔顺,实则强势,是一位充满魅力的女性。然而,她的手段却非常毒辣,不仅害死了尤二姐,更是让贾瑞、颦儿等人蒙受了严重的损失。她的这些行径,实在是不能让人忍受。

王熙凤是一位极具才华的女性,她的智谋令荣宁两府顺从她的管理,即使面对秦可卿的出殡这等大事,她也能游刃有余地处理。她的口才了得,贾府上下无人不知她琏二奶奶的美名。但这位女性过于好胜,处处争斗,最终得罪了大太太,加上贾母去世,她的靠山被削弱,最终走向了悲惨的结局。红学家们认为,这个女性没有理解官场上的糊涂哲学,导致最终的悲剧结局。

晚清时期的四大名臣之一,曾国藩,被其好友左宗棠评价为“才略太缺”,而其学生李鸿章则直言其为“儒缓”。尽管被视为笨拙之人,但他为了民族大义,创立了湘军,为清廷立下了汗马功劳。然而,他从未表彰自己的功绩,甚至在功成名就之时主动撤裁湘军,交出兵权,这种大智若愚的智慧成为后世争相学习的榜样。

孔子曾向老子请教如何为人处世,老子回答道:“大度以待,但不可过于张扬;聪明有度,但不可显得机灵过头。”商人需要隐藏自己的财富,而君子则应该表现出谦逊和高尚。

现代社会,人们常常为了出人头地、自认不够聪明而忧心忡忡。他们挣扎着在人生道路上寻找着正确的方向,却不知道“该糊涂时就得糊涂”的哲理。

就像苏东坡曾经说过:“人人追求聪明,我则因聪明误了一生,只希望我的儿子能够愚鲁无病无灾地活到公卿之位。”人生并不需要过度强调自己的“聪明”,太过聪明反而会让人锋芒毕露。真正的聪明应该藏在内心深处,大智若愚才是人生的真谛,更是修行的境界。

02明辨是非得失,心中自有真知灼见。

虽人生有如戏,真正的高人不会迷失自我。是非纷扰不过是昙花一现,不值一提。在纷繁复杂中,明辨是非,知道何时放弃。所有的势态和未来,都在心中有数,智者应当如此。看穿是非,跳出框框,学会放弃,是智慧的表现。我们的心像钟摆一样摆动,学会放下,方是高人。

汉代司马相如曾说过:“明者远见于未萌,而智者避危于未形。”这句话告诉我们,有远见的人能够预见事情的发生,而有智慧的人则能够在危险降临之前采取避险措施。然而,得失皆是轮回,有得必有失,有失必有得。超脱自我,淡泊得失,不纠结于自己的得失,不至于过于劳累。有人曾说一个人生命中有三事,一是自己的事,一是他人的事,还有一是天命。只需妥善处理自己的事,生活将充满美好。

我们要做到大智若愚,这意味着我们要保持一颗谦虚的心态,不要因为自己的聪明才智而自大,而是要学会虚心听取他人建议,尊重他人意见,不论对方的智商有多高或是低。在面对是非得失时,我们要看穿其中的本质,不要只看表面现象,而是要用理性的思考方式去分析事情。同时,我们也不要太过计较得失,要保持一颗平常心,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让自己的生活更加充实和有意义。

在人际交往方面,我们不能只看自己,也要考虑到别人的感受。不要责怪别人,而是要以善良之心去对待每一个人,这样才能让我们的人际圈子越来越广,生活也会变得更加美好。

03智者行两步,守愚退万里;谦虚才有机,傲慢自断机

在中国古代,道家和儒家都主张“大智若愚”,这是因为他们认为真正的智慧在于清净自然,不被世俗的虚荣所迷惑,守住本心,不被外界的诱惑所动摇。同时他们也认为,一个人的真正智慧不是通过张扬自己的知识和才华,而是通过守愚保持谦虚和平和的态度来体现。

孔子的弟子颜回是个守愚的例子。他表面上看起来迟钝无能,但实际上他运用心思来倾听和理解先生的教导,并且课后能够清晰地回顾、总结和传达所学。这种守愚的态度也是儒家思想中强调的“诚实守道”,即要以真诚的心态和有恒的努力去追求道德的完善和个人的成长。

在道家思想中,大智若愚也是追求道的重要方面之一。道家主张返璞归真,要摒弃凡俗之物,摆脱功名利禄的束缚,追求无为而治的境界。这种境界需要一个人保持虚心若愚的态度,不被自己的知识和才华所迷惑,不被外界的诱惑所动摇,从而获得内在的平静和自由。

大智若愚不是真正的愚笨,而是追求清净自然、守愚保持谦虚和平和的态度,隐含着真正的大智慧和大聪明。这种态度在中国古代思想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也对现代人的成长和发展有着启示和借鉴意义。

智者懂得保持谦虚是难得糊涂之道。在西汉时期,有一位书生非常自信,喜欢讲《诗经》,自认为才华横溢。但当经学家匡衡前来听他的课并提出一些问题时,书生却无法回答,只好仓促逃离,甚至连鞋子都穿错了。这让我们明白,谦虚是成功之路上不可或缺的品质。

荀攸被誉为曹操的“谋主”,他的军事才能卓越,妙计百出。然而,每当他献策时,总是故意犯下明显的小错误,以便曹操指正修改。其他人认为这种行为很愚蠢,竟需要曹公费心指正。但荀攸并不以为意,仍然以一副愚者的姿态与曹操相处。他深谙“君子盛德容貌若愚”的道理,知道谦逊是智慧和成熟的表现,不会争强好胜,也不会虚荣自大。面对纷扰的世界,我们可以学习荀攸,放弃一些烦恼,变得更加糊涂和谦恭。

一个人应该怀抱伟大的志向,因为伟人从来都有志存高远、胸怀壮志。与他人交谈时,尤其是在不受欢迎的话题下,最好不要过分纠结于一些不必要的细节,即使是需要留意的事情也应该适度,因为对话中的琐碎问询是不佳的。在交往中,彬彬有礼、宽容大度是一种高雅的风格。若想善于操纵他人,则需要表现出漠不关心的态度。学会忽略多数好友、熟人,特别是对手的事情,因为过于谨小慎微会让人不适。

真正的大智大勇者并不需要大张旗鼓地展示自己,而是要通过实力来证明自己的能力。同样地,李贽也有类似的观点:“盖众川合流,务欲以成其大;土石并砌,务以实其坚。是故大智若愚焉耳。”这说明,只有在百川合流、土石并砌的情况下,才能真正体现大智若愚的智慧。

04做人不要太聪明

“卓然于众木,必遭风劲摧;敢为先伐者,必遭甘井干涸。”这些古训俗语常常用来提醒我们,要时刻警惕周围的危险。人心难测,必须学会韬光养晦,不张扬,不掩藏,不轻易暴露自己的锋芒。那些喜欢出风头的人容易遭受嫉妒和攻击,而那些喜欢隐藏自己的人则容易被人忘记和欺负。因此,我们必须适度地展示自己,既不张扬,也不隐藏,做到中庸之道。

外圆内方是处事中最为传世的法则。不论身处何地,人们总是喜欢受到称赞和认可,这是人之常态。善于处事的人必定能够避免和他人发生冲突,即便对别人的做法不满意也不会直言反对;而那些圆滑的人则会奉承谄媚,而那些坦率的人也许要直言不讳,但这样可能会让人感到你过于直截了当了。

自认为聪明的人,一味自作聪明,不仅可笑,更会招致损失。卖弄自己的人,正是最愚蠢的人。一位自视甚高的男子,在酒吧品尝啤酒时,中途想上洗手间,却又担心酒被人喝掉。于是,他借来笔纸,在上面写下:“我在杯里吐了口痰”。这位自以为聪明的家伙便高枕无忧离开了。

他回来后发现酒仍在原位,觉得自己极具智慧。可很快他发现字条上多了几个字:我也吐了一口!自以为是往往会高估自己,以为别人都不如自己。然而,就像这个笑话里的聪明人一样,结果常常出乎意料,而自己反而成了最大的受害者。

齐国一名杰出的大臣隰斯弥,恰巧与权贵田常的住所相邻。田常心怀不轨、虎视眈眈,最终欺君叛国,篡夺大权,假扮宰相统治全国。尽管隰斯弥早已怀疑田常的真实意图,但他依然保持镇定从容,毫不掩饰。

某日,隰斯弥前往田氏府邸行礼。田常亲自接待,还不常规地带他登上楼阁赏景。隰斯弥站在高处,远眺东西北三面风景,唯独南面被一棵大树遮挡。他瞬间明白了田常的用意。回到家中后,他立刻让人砍掉那棵挡视线的大树。当家丁们开始动手的时候,隰斯弥却又命令他们停止。家人们不解,他却回答道:

俗话所说,“知渊中鱼者不祥”,即揭示他人秘密并非良策。现今,田常正筹谋一桩大事,最为忌惮的是别人能洞悉他的意图。若我按照他的意愿砍掉那棵树,尽管他会感叹我机智非凡,但对我自身的安危却无济于事。若不砍树,他顶多会埋怨我缺乏同情心,但也不会引来殃及性命的危险。因此,保全自身生命至上,我决定装糊涂。

这个世界上真正能成功的人,不是那些看上去特别聪明的人,而是那些看上去像傻瓜的人,他们性格一般都很憨厚。当你和一个人谈生意的时候,如果你发现对方非常精明,非常狡猾,你敢和他合作吗?但是如果你发现他傻傻的,处处都考虑着你的利益,你会觉得他是一个非常值得信任的人,你们的生意会很自然地谈成的。

大智若愚的人都是傻傻地,更多时候考虑的都是别人,而不是自己。这类型的人从来不怕吃亏,总懂得为别人考虑,但都是福报非常好的人,福报好,所以容易成功。厚德才能够载物,这样的人德行好,不管做什么事,都不会德不配位。

很多人做事为什么不能成功啊?不是因为他不聪明,而是因为他太聪明了,物极必反,太聪明的人容易德不配位,因为太聪明的人喜欢走捷径,不能脚踏实地的去做好每一件事,能够脚踏实地去做好每一件事的人,他的福报都是靠慢慢积累起来的,所以他不容易德不配位,他更容易成功。太聪明的人喜欢把别人当傻子利用,但往往他利用的傻子都是大智若愚的人,大智若愚的人最后都成功了,而太聪明的人都因为自己德不配位一场空。所以说,有时候看上去傻傻的人,反而是最聪明的人。

原创头条首发https://m.toutiao.com/is/Unpj8hV/ 真正高段位的人都会大智若愚. - 今日头条

你可能感兴趣的:(大智若愚,难得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