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教会我读《大卫,不可以》

《大卫,不可以》头上有许多光环,1999年美国凯迪克奖银奖,1999年美国图书馆学会年度好书推荐,1998年美国《纽约时报》年度最佳图画书,入选美国纽约公共图书馆“每个人都应该知道的一百种图画书”(修订);第七届日报图画书奖读者奖。

即使这么多光环,我也没有买这本书,封面上的大卫,大大的脑袋,稀疏的牙齿,怪怪的鼻子,真的谈不上好看。故事是大卫不停的调皮捣蛋,妈妈生气说他不可以这样,不可以那样。我担心Coco看了,也跟着学,那就不好了。

后来是Coco上一年级时,老师要求我才买的。Coco翻了翻,谈不上喜欢,后来就扔在沙发后背。

奇怪的是大力,他还没到一岁半,有天他爬到沙发上,在无数本书中看中了这本,抱着这本书跑到我面前,对我说:妈妈讲。

我原本按照书中的文字读,他却指着封面的鱼缸说:鱼!我说是的,鱼儿怎样呢。他接话,游游。第一页是大卫站在板凳上,垫脚去拿高高的橱柜里的东西。大力的观察点不在板凳上,他指着橱柜里的瓷器说“茶壶”。我点点头,笑着说,是茶壶。大力从沙发上滑下来,跑到饭桌前,指着我用的紫砂壶说,妈妈茶壶。

之后的每一页都读的很慢,我们一起在图画中寻找大力熟悉的物品,看到大卫光屁股跑出家,我说:“大卫,快回来,你没有穿衣服呢!”有时候大力洗完澡,光着屁股躺在床上,姐姐会故意说,大力,快跑,妈妈要抓你啦。他会马上翻个身,趁我找尿不湿的空当,爬起来往床头跑去,那时候我也会喊,“大力,快过来,你还没有穿衣服呢!”两个场景如此相似,以致我们看到这里,都会笑起来。

大力最喜欢的是最后两页,大卫经过各种调皮捣蛋之后,妈妈不再说不可以了,我一读到“大卫,来这里”,大力马上放松表情,温柔地抱着我,我会接着说,“大力乖,妈妈爱你”。注意到了吗,我把大卫换成了大力,那一刻,我们都体会到幸福。

有家长在网上说,“这种不可以的育儿方法有很大问题”,哦,我想,这本书并不是说育儿方法,它呈现的是孩子的世界,孩子站高爬低,在浴缸里玩水,假装飞行员,把玩具玩的满屋子都是,这难道不是孩子的天性吗,孩子的精力和天性都需要解放,只是妈妈们确实被弄的精疲力尽,况且妈妈也只是在大卫做危险的事,或是对健康不利的事情,才说“不可以”。即使孩子们闯祸,妈妈还是给了孩子无尽的爱,温情暖人心。

谢谢大力,谢谢孩子们,谢谢大卫香农,让我读懂如此有趣又温暖的故事。

你可能感兴趣的:(孩子教会我读《大卫,不可以》)